又到了準備出國游學和夏令營的旺季!
很多家長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陪伴孩子短期游學,除了簽證、護照、常見行李清單之外,身在異國他鄉,保險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今天,我們將為你提供B1B2簽證,夏校醫保的保險選擇指南及注意事項。
在啟程前往美國之前,務必購置境外旅行醫療保險。
美國醫療費用昂貴,一旦遭遇意外或生病,可能會給父母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一份合適的境外旅行醫療保險能夠為您的游學之旅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孩子是短期來美國參加夏令營、探親、旅游或學習,那么一些針對本土公民或移民的保險并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旅行醫療保險(Visitor health insurance)成為了最為合適的保險類型。選擇本土的計劃更具靈活性,不僅可根據天數提供詳細報價,更能確保符合夏令營及相關法律要求,為您提供更為貼心和專業的服務。
以下是選擇美國旅行醫療險時必須關注的重要事項:
千萬避免:
1、不要有原籍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就忽略了境外旅行醫療險,兩者的保障大不同
2、不要有了意外險就忽略醫療險,配齊后保障才能更全面
3、不要等到出行了才想起買,提前幾天最好
4、不要直接抄別人的保險方案
5、不要只看價格而忽略保障
6、不要以為有旅行社責任險就夠了,它不保個人過失
必看事項:
1、停留時間限制:有些保險是需要落地美國前購買的, 或者有其他時間要求
2、需要墊付嗎?
3、是否可以續保,續保多久,避免突然延長行程但不能受保
4、賠付比例多高?確保能盡可能多報
5、是否包括急癥室、救護車、住院,這些都是最重點的項目
6、是否包括緊急救助(urgent care),避免突然發生意外
7、Network provider有哪些?network里有價格協議比較有保障,請盡量選擇network里的provider
8、是PPO嗎?醫療網絡外報嗎?
9、個別州(比如馬里蘭)有沒有其他限制?
關于夏令營配置旅行醫療保險特別提醒:
1、意外傷害和急救: 夏令營活動通常包括戶外運動,意外傷害的風險較高,確保保險覆蓋這些情況。
2、疾病醫療費用: 包括醫生診療費、住院費、藥品費用等
3、緊急醫療運送: 確保包括緊急醫療運輸到醫院或回國的費用。
4、特定活動覆蓋: 夏令營可能包括高風險活動(如攀巖、游泳等),確保這些活動在范圍內
5、緊急服務: 提供24小時的緊急聯絡服務,可以隨時尋求幫助
6、簡便的理賠流程: 了解保險公司的理賠流程和所需材料,確保在需要時能夠迅速獲得賠付
7、確保符合美國當地法律和夏令營的要求,有些夏令營可能有特定的要求。
關于國內可買的境外旅游醫療保險:
1、滿足夏令營保險要求,同時還有這些亮點:多合作醫院,無需墊付,直接結算,省去報銷麻煩,尤其適合短期夏令營、旅游、探親的情況。
2、一般的旅游醫療險蓋以下內容,住院、手術、門診、急診賠付比例可能不能百分百覆蓋。而GoGlobalSafe(GGS)的IMG Patriot travel系列除了以上內容之外,還會覆蓋行程保險,遺體返還,并且賠付比例較高(醫療網絡內賠付比例達到100%)、保既往疾病(也適合帶年長的家人出游,為他們配置)。
3、PPO,美國最大的醫療網絡United Health Care,醫療網內和醫療網外都可以保障。
4、如果原本買了一個月夏令營覆蓋,到了之后你還想再玩幾天還能續保?當然可以。
5、可以保新冠:新冠確診后可以得到保障。
6、財產損失賠付:遺失行李和個人物品最高賠付$500,如果在旅途中遺失或者損壞了財產,比如行李,證件,現金,電子產品等可以得到賠付。
7、手機保護和冒險運動保護:這是兩個可選的附加服務,非常適合參加夏令營的孩子。
美國旅行醫療險推薦:
旅行險的常見問題:
Q:本身有意外險,還需要買旅行醫療險嗎?
A:建議買一份,畢竟旅游險在保障上要更全一些。
比如:很多旅游險可以保高危運動、急性病、財務丟失、緊急救援等,而普通意外險是不保的,特別是境外的緊急的旅行,平時意外險根本覆蓋不到國外的意外事故;
Q:國內已經有醫療險,還需要買旅行醫療險嗎?
A:很多時候,您原籍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很少或根本不承保您出國旅行所引起的醫療費用。
Q:旅行社買了保險,還要單獨買旅行醫療險嗎?
A:一般旅行社買的保險,是以下兩類:
旅行社責任險:只保障旅行社因為過失造成的游客損失,由于游客自身原因導致的責任不賠。
游客意外險:保障游客旅游期間的人身風險,但保額通常不高,保障也不全面。
美國社會包容又復雜,市場上的金融產品一直變化多端。
隨著美國經濟、金融市場和法律法規的不斷變化,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中極其重要的保險理財產品也隨著歷史和形勢不斷地演變發展,優勝劣汰各有千秋,投資者各取所需擇優選擇,舊的理財產品和保險種類被替代,新一代產品迅速崛起。不僅僅在美國,這是每個國家金融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
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美國人壽保險的發展歷史。
公元1735年,在這一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簽署了《社會保險法》,此舉標志著美國開始實施由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失業者和老年人提供救濟金和養老金,為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美國的保險行業也迎來了新的起點。這一年,美國第一家保險公司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正式成立,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美國保險市場的誕生,為后續的保險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國的人壽保險分為兩大類消費型和終身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之后,那時候的主導產品是非常普遍和傳統的定期壽險Term Insurance和終身壽險Whole Insurance。
01
定期人壽保險(Term Insurance)
這類保險屬于定期消費型壽險,具有明確的階段性選擇,如可選擇5年、10年、15年、20年、25年或30年作為保障期限。隨著投保人年齡的增長,相應的費率會逐步上升,因此每年的保險費用也會逐漸增加。
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不幸身故,保險公司將按照合同規定一次性賠付保額,為受益人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此類保險的一個顯著優點是保費相對較低,對于預算有限的人群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保險并不具備現金價值,也不具備儲蓄和投資的功能。此外,一旦保險合同到期,由于被保險人的年齡增長,再次購買保險的費用可能會變得非常昂貴。
02
終身型壽險(Whole Life)
在1940年,鑒于Term Insurance存在時間上的局限性,保險公司創新性地推出了早期的終身型壽險(Whole Life),簡稱WL。WL的繳費方式分為終身繳費和分期繳費兩種。
對于終身繳費的WL,投保人需要持續繳納保費直至年滿99歲。而選擇分期繳費的WL,投保人則可以選擇在特定的年限內完成保費支付,如5年或10年等。
這種終身型壽險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保費固定,投保人只需按照合同約定繳納相應的保費即可。而且,隨著保險承保時間的不斷延長,保單內的現金價值(Cash Value)也會逐漸增加。
此外,如果投保人在保險期間內決定提前取消保險,那么他們只能取回保單中一部分的現金價值。這一點是投保人在購買此類保險時應當充分考慮的因素。
這類保險分紅給付標準不透明,現金價值在生前難以使用是這類保險產品最大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美國市場開始出現一種萬能壽險Universal Life, 屬于永久性的保險,保費可以靈活支付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浮動。這樣的產品彌補了whole life保費貴又不可浮動的缺點。
03
萬能型壽險(Universal Life)
這類保險徹底解決了付款不靈活的問題。在保費支付過程中,每年支付的款項可以進行調整,資金多的時候可以多付一些錢,資金少的時候可以少付,甚至不付錢。
萬能壽險保障期限為終身,保費在支付了保險成本之后,剩下的會投入另設的賬戶進行投資。萬能壽險的現金價值是所交費用和獲利減去保障費用和保險公司的管理費用。
這類保險投保人需要投入更高的保費來支付保險成本,才能維持保險的有效性。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股市大漲,投資者為了得到更高的回報,將目光紛紛投向共同基金、股市等,甚至有人把保險賬戶里的錢取出來去投資股市。
保司客戶流失嚴重,為了順應市場,保險公司再度創新,推出了投資型萬能壽險(Variable Universal life)。
04
投資型壽險(Variable Universal Life)
VUL可以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基金范圍內選擇投資不同的基金,從而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上不封頂,而且收益不需要交稅,但同時也不保底。
如果現金賬戶在金融市場虧損過大,那么投保人就可能需要追加更多的現金來維持保單有效性。
因此,承擔的市場風險和投資管理手續費都非常高。
這類產品對客戶/經紀人自身的投資水平要求比較高,在美國一般都是從事金融行業或者懂投資的人購買此類保險。
雖然VUL可以獲得一定的投資回報,但是好景不長,到了1994年,美國債市危機爆發,在這一年長達12個月的時間里,基準利率被鎖定在了1.5%,投資者開始恐慌失去信心。
這個時候保險公司開始推出了一種只賺不賠的新型人壽保險,既有生前利益又有身后福利 ,就是指數型萬能壽險Indexed Universal Life。
05
指數型萬能壽險(Index Universal Life)
IUL是UL的一個變種,IUL的分紅與三大指數掛鉤——美國S&P 500、香港恒生指數、歐洲STOXX 50?指數,投資收益和這些指數走勢掛鉤,并且投資賬戶的現金是保本的,就算是指數跌了,現金價值也不會虧損。
Indexed Universal Life,拆開來看。
Indexed代表了這種壽險具有理財的作用:
保險公司會將投保人投進去的一部分錢放到資本市場,并將投保人獲得的受益與股票指數掛鉤(通常是標普500指數),但不同于之前的VUL,IUL“上有封頂,下有托底”。在大市走高的時候,IUL的收益存在著一個上限,而在大市下挫的時候,IUL的收益最低也不會低過0%。
Universal則代表了這種壽險的高靈活性:
IUL基本上繼承了之前萬能險的所有優勢——每次保費的投入可多可少,能靈活的從保單里預支現金,還可以與各種附加條款(比如重疾險)進行組合……這些優勢讓IUL相較之前的保險品類更富有彈性,而這也讓投保人能夠更容易通過這種保險找到適合自己的投保組合。
Life則代表了這種壽險的人身保障屬性:
無論如何,IUL本質上還是一種壽險,只要保單中的現金價值不為0,IUL就會在事故發生的時候進行賠付。
而且,作為美國壽險的最新品種之一,IUL自然也具有這個國家當代壽險的所有優勢,比如杠桿高,賠付快,能避稅等等。
相信讀到這里,透過美國壽險的演變歷史,你也應該理解了為何人們會將IUL稱為“當代壽險的集大成者”了。
打個比方,如果把不同的美國壽險品類比作不同時期的手機,那么定期保險就相當于大哥大,紅利險就相當于翻蓋的諾基亞,而指數萬能險則可以被看做是智能手機。
雖然只要插上電話卡,這三種機型都能接打電話,但智能機肯定要比它的前輩更新,功能更強大,同時也更受市場的喜愛。
同樣的,在當前的美國壽險市場上,雖然定期保險,紅利險和指數萬能險都在販賣,但作為一種最新的,功能最全且吸取了最多經驗教訓的險種,指數萬能險自然也能夠滿足客戶更廣泛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生命與資產保障。
06
寫在最后
中國投資者在談起人壽保險的時候總有一種思維定式,覺得只是一種具有身故理賠的保險。然而人壽保險經過很多年的發展(美國的保險已經有長達250多年的歷史了),早就已經不再是最早的單一功能了。
大家現在購買人壽保險時基本上不只關注其最基本的功能了,還要看保單的其它功能了,例如投資回報,附加條款和貸款提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