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是留學申請中的重要一環,大多數美國的大學對于留學生都會有2到5封推薦信的要求。準留學生們該怎么去準備呢?下面就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
一、完整的推薦信包括哪些內容?
1、申請者的學業成績或特質,是否具有領導才能,是否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等。在這一點上要注意適度,不能因為謙虛對優點加以掩蓋,也不能夸夸其談過高的估計申請者。
2、充分挖掘申請者自身的特殊之處,例如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或者是擅長某種語言等。
3、就推薦人所了解的范圍而言,該申請者有什么比較重要的成績或是成就,學業上的或是其他方面的都可以描述。
4、對申請者未來潛力的描述,即解釋推薦人愿意對該申請者做出推薦的原因,以及一旦該申請者獲得到該校繼續深造的機會會有什么發展等。
5、該申請者有何弱項,例如之前有過某些方面的挫折,但是從這個失敗的經歷中獲得了什么經驗教訓,遭遇困難從不氣餒等。
二、推薦人的選擇?
1、專業課老師
①考試成績好,專業知識面廣,思考問題思路開闊/積極性高;
②興趣強/學習態度好,作業完成質量高;
③主動學習能力強,有創新思維、創造能力;
④質疑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較強。
2、課題研究導師
①幫助他做RA, 在研究中看到你的某一個或多個能力;
②能獨自完成一個部分研究/很好的協助導師完成項目/提出過一些設想或建議;
③完成工作質量高并且速度快/專業基礎好,上手快/悟性高,思維開闊,善于動腦。
3、專門負責學生學習和生活工作的輔導員或班主任
①學習優秀,成績好/老師評價高;
②積極幫助他人/集體榮譽感強/學校活動參與積極,為班爭光;
③擔任學生組織或班級領導,能力突出;
④團隊凝聚力、溝通協調能力;志愿者;
⑤綜合素質高,管理才能強、追求全面發展。
4、系主任或院長
①積極參加學校活動/組織或參與社團活動;
②活動中表現出色。
5、工作實習的領導
①完成工作質量高,速度快,善于總結工作方法;
②與同事合作愉快,得到大家喜愛;
③學習新事物快,適應能力強。
三、推薦信寫作需注意哪些?
1、提前告知,精心準備想要寫出一封有分量的推薦信,需要我們提前聯系推薦人。最好和你的推薦人推心置腹地談一次,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你的理想、未來的規劃等,并留給推薦人充裕的時間來寫出讓你閃光的推薦信。
2、推薦信內容要充實飽滿推薦信要以“例”服人,避免空泛的語句。我們在請自己的老師寫推薦信的時候,需要突出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并且給出事例,而不僅僅是評價自己的性格。很多老師只是談論申請人如何的優秀,但學校想知道的是你的才智表現是如何的超群。
3、推薦信要詳略得當,條理清晰限于篇幅,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材料的推薦信無法將被推薦人的所有信息一一例舉,但又必須有細節支撐,使得文章有血有肉,充實飽滿。這就必須進行材料提取,做到有詳有略。同時,句式多變、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計劃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申請上理想的院校后,又是另一個起點!提前了解下選課方面的專業知識吧~
一、選課時間方面
美國留學大學一般是在一個學期的后半段時間開始進行下一個學期的選課,也就是距離學期結束前的第3或第4周。學校會在這個時間段依次開啟學生所對應的選課時間,學生會更早知道自己具體的選課時間,具體到哪一天的幾點鐘,但只有到自己的時間才可以開始選課。
那么選課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呢?一般來說先是按照學分的多少來劃分選課時間,學分多的學生可以優先選課,之后才到學分少的學生,所以通常是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提前選課,有時候會比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早1至2周。每每在這個時候,大一大二的學生就格外羨慕前輩們,感慨著不公平的待遇。其實前輩們也是這么熬過來的,大家都經歷過一段選不上好課的時間。剛入學的學生與大三大四的學生沒有可比性,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學分,但是為了在同屆生突出自己,贏得優勢,那么還是需要盡可能的多修一些學分。
當遇到學生學分一樣的情況下,那么就根據GPA的高低來決定先后順序。選課的學分計算是不包含正在進行的學期,所以大一剛入學的學生一般是無學分無GPA,此時學校通常采用按照學號進行隨機編排,但到第二個學期時就會根據第一個學期的學分和GPA來分配選課時間。因此,多學分高GPA是奠定選課地位的王牌。
二、選課質量方面
在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的眼中,所謂的優質課要具備優秀的教授、適合的上課時間以及適當的課業強度等因素,而教授又是這些因素之中的重中之重。一個好的教授需要有良好的授課水平、清晰的上課思路和合理的評分系統等。那么如何選到好課便成為每屆新生們的必要煩惱!作為過來者的我為大家總結了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咨詢前輩們,因為他們也是在選課這條長河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經驗豐富,他們能夠給新生們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篩選出心儀的課程或者教授,因此新生們可以多向前輩們收集意見或者建議,就能大概得出選課的結論。
第二種方式是去專門的教授評分網站搜集信息。美國有一個網站ratemyprofessor.com,這個網站涵蓋了絕大部分院校的絕大部分教授。學生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通過搜索學校名稱和教授名稱來查找到對應教授的評分,包括教授所授課程、給分高低、均分水平、授課難易度、內容飽和度以及之前學生的評論等。學生可以通過這一系列信息對所選教授有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最后一種方式是查看學校網站里的grade contribution,這里面可以直觀的看到對應課程和教授的詳細評價。在每一個學期末的每一節課結束之前,每一位教授都會給學生發放課程評估表,學生需要在這個表中填寫對教授和課程的評分、優點不足、意見和建議等,之后學校便會結合原來的數據整理出一份詳細完整的grade contribution,目的也是在于提升教授的授課水平和提高課程的質量。
三、選課“售后”方面
美國留學生在屬于自己的選課時間結束后便無時間限制,也就意味著可以隨時換課或者加減課程。直到下個學期開學之前,學生們都是可以更改自己的課表,新生的話也不需要擔心選不到課,學校會留著一些好教授的課程直到新生選課時間,再開放給學生們選擇。
如果最后實在沒選上自己心儀的教授或者課程,可以添加想選課程的waitlist,但是這個選項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添加waitlist到正式加上課程就得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因為有時候堅持到最后也會加不上。
開學之后,學生會有一個星期的“適應期”,適應教授的授課模式,如果在此期間教授沒能吸引學生或者學生有了更好的選擇都可以直接在第一周周五或者周日之前drop課。特別提醒,國際學生每個學期修的學分不能少于12個,因此drop課之前需要做好后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