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申請上理想的院校后,又是另一個起點!提前了解下選課方面的專業知識吧~
一、選課時間方面
美國留學大學一般是在一個學期的后半段時間開始進行下一個學期的選課,也就是距離學期結束前的第3或第4周。學校會在這個時間段依次開啟學生所對應的選課時間,學生會更早知道自己具體的選課時間,具體到哪一天的幾點鐘,但只有到自己的時間才可以開始選課。
那么選課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呢?一般來說先是按照學分的多少來劃分選課時間,學分多的學生可以優先選課,之后才到學分少的學生,所以通常是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提前選課,有時候會比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早1至2周。每每在這個時候,大一大二的學生就格外羨慕前輩們,感慨著不公平的待遇。其實前輩們也是這么熬過來的,大家都經歷過一段選不上好課的時間。剛入學的學生與大三大四的學生沒有可比性,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學分,但是為了在同屆生突出自己,贏得優勢,那么還是需要盡可能的多修一些學分。
當遇到學生學分一樣的情況下,那么就根據GPA的高低來決定先后順序。選課的學分計算是不包含正在進行的學期,所以大一剛入學的學生一般是無學分無GPA,此時學校通常采用按照學號進行隨機編排,但到第二個學期時就會根據第一個學期的學分和GPA來分配選課時間。因此,多學分高GPA是奠定選課地位的王牌。
二、選課質量方面
在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的眼中,所謂的優質課要具備優秀的教授、適合的上課時間以及適當的課業強度等因素,而教授又是這些因素之中的重中之重。一個好的教授需要有良好的授課水平、清晰的上課思路和合理的評分系統等。那么如何選到好課便成為每屆新生們的必要煩惱!作為過來者的我為大家總結了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咨詢前輩們,因為他們也是在選課這條長河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經驗豐富,他們能夠給新生們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篩選出心儀的課程或者教授,因此新生們可以多向前輩們收集意見或者建議,就能大概得出選課的結論。
第二種方式是去專門的教授評分網站搜集信息。美國有一個網站ratemyprofessor.com,這個網站涵蓋了絕大部分院校的絕大部分教授。學生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通過搜索學校名稱和教授名稱來查找到對應教授的評分,包括教授所授課程、給分高低、均分水平、授課難易度、內容飽和度以及之前學生的評論等。學生可以通過這一系列信息對所選教授有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最后一種方式是查看學校網站里的grade contribution,這里面可以直觀的看到對應課程和教授的詳細評價。在每一個學期末的每一節課結束之前,每一位教授都會給學生發放課程評估表,學生需要在這個表中填寫對教授和課程的評分、優點不足、意見和建議等,之后學校便會結合原來的數據整理出一份詳細完整的grade contribution,目的也是在于提升教授的授課水平和提高課程的質量。
三、選課“售后”方面
美國留學生在屬于自己的選課時間結束后便無時間限制,也就意味著可以隨時換課或者加減課程。直到下個學期開學之前,學生們都是可以更改自己的課表,新生的話也不需要擔心選不到課,學校會留著一些好教授的課程直到新生選課時間,再開放給學生們選擇。
如果最后實在沒選上自己心儀的教授或者課程,可以添加想選課程的waitlist,但是這個選項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添加waitlist到正式加上課程就得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因為有時候堅持到最后也會加不上。
開學之后,學生會有一個星期的“適應期”,適應教授的授課模式,如果在此期間教授沒能吸引學生或者學生有了更好的選擇都可以直接在第一周周五或者周日之前drop課。特別提醒,國際學生每個學期修的學分不能少于12個,因此drop課之前需要做好后續準備。
拿美國綠卡與轉美國公民身份,對于許多移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決策點。
這兩者之間在法律地位、權利與義務、家庭成員申請、旅行自由度、就業機會與福利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01、法律地位和國籍角度
從法律地位和國籍的角度來看,美國公民是美國的正式成員,享有憲法賦予的所有權利,并承擔相應的公民義務。
他們持有美國護照,這是全球公認的強大旅行證件,可以免簽進入眾多國家。
而綠卡持有者,也被稱為美國永久居民,雖然在美國享有諸多權益,但其國籍仍保留在原籍國,持有的是原國家的護照。
這意味著,在國際旅行時,綠卡持有者可能需要申請目的國的簽證,且其權利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綠卡持有者的法律地位雖然接近公民,但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無法享有與公民同等的保護。
02、政治權利方面
在政治權利方面,美國公民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參與聯邦、州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選舉投票,以及競選公職。
這一權利對于關心國家政治、希望更深入地參與社會生活的移民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盡管綠卡持有者可以在某些地區參與地方選舉,但范圍相對較小,且無法參與全國性選舉或擔任聯邦公職。
03、家庭成員申請
在家庭成員申請方面,美國公民的優勢同樣顯著。他們可以為配偶、未成年子女、已婚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及部分旁系親屬提交移民申請,且通常不受配額和排期限制。
這意味著,如果成為美國公民,將能夠為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多的移民機會。
相比之下,綠卡持有者僅能為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申請綠卡,無法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已婚子女申請。
這種差異在家庭團聚移民中尤為關鍵,尤其是對于希望全家移民美國的家庭來說。
04、旅行自由度
在旅行自由度上,美國公民享有極高的便利。他們可以免簽進入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享受無拘無束的旅行體驗。
而綠卡持有者在前往某些非免簽國家時,仍需申請簽證,且需遵守特定的離境和入境規定。
此外,綠卡持有者若在國外居住時間過長(通常指超過一年),可能會面臨失去永久居民身份的風險,需要申請回美證以維持其在美國的居留權。
05、就業機會與福利
在就業機會與福利方面,美國公民通常擁有更多機會,特別是在涉及國家安全或政府職位的工作中。這些職位往往要求申請者具備美國公民身份。
此外,一些社會福利項目也可能對公民提供更為優惠的待遇。因此,從就業和福利的角度來看,成為美國公民將能夠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機會。
擁有一張美國綠卡實在太香了,那么如何才能辦理綠卡呢?
如果預算有限,又不想等太久,可以優先考慮美國EB1A杰出人才移民項目。這個項目沒有語言、學歷、年齡、投資等要求,也不要雇主擔保,不用申請勞工證,排期短。
滿足這十個標準中的至少三個,就有機會申請:重大獎項,專業會員,媒體報道,擔任評委,原創貢獻,專業作品,作品展覽,重要職務,高薪待遇,商業成功。
學歷比較有優勢的,就可以選擇美國NIW國家利益豁免移民項目。
這個項目同樣沒有語言、年齡、投資等要求,也不強制去美國工作,無需等待漫長的勞工卡,不需要找雇主,排期比較短,費用低。
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就能辦理。
條件一:學歷高/技能高學歷指的是有本科學歷,以及五年的專業領域工作經驗,或者是有碩士以上學歷。
技能高指的是符合這六個標準中的至少三個:學術證明,從業執照,協會會員,重要貢獻,10年工作經驗,憑借能力獲得報酬資助
條件二:成就證明需要從申請人過往的經歷中,挖掘亮點,充分向移民官證明申請人的能力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成為美國公民也意味著需要承擔相應的稅務責任。
持有綠卡的人與美國公民在所得稅方面的義務基本相同,他們都需要按照美國所得稅法規定向美國政府繳納稅款,無論居住在哪里。這一點在做出決策時需要予以考慮。
另外,一旦成為美國公民,想要放棄國籍并非易事,可能需要補交稅款并滿足一系列嚴格要求。
相比之下,綠卡持有者則相對靈活,若決定不再維持永久居民身份,可選擇放棄綠卡而不必經歷復雜的國籍放棄程序。
總之,拿美國綠卡與轉美國公民身份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將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工作和發展。
因此,在做出決策時,需要全面考慮個人的生活目標、家庭狀況、職業規劃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如果關心政治權利、希望為家人提供更多的移民機會、享受更廣泛的旅行自由以及無后顧之憂的就業與福利保障,那么成為美國公民可能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然而,這也意味著需要放棄原國籍并承擔相應的稅務責任。
相反,如果更注重靈活性、對政治參與興趣不大且希望保留雙重國籍帶來的便利與自由,那么持有美國綠卡可能是一個更合適的方案。
最終決策應基于全面考慮和深思熟慮,以確保自己能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