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旨在幫助華盛頓州居民支付長期護理成本的法案,該基金將由華盛頓州居民的工資中收取一個小額保險費,用于支付長期護理服務費用。所有在華盛頓州工作的居民都必須為這個基金支付費用,無論他們是否需要長期護理服務。
該法案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在需要長期護理服務時從這個基金中獲得最高36個月的補助,補助金額最高為每天100美元。符合條件的人必須在繳納基金費用后等待3年才能獲得補助,并且必須滿足一定的醫療和護理需求評估標準。
這項法案旨在解決華盛頓州居民面臨的長期護理服務成本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購買私人長期護理保險的人。
什么是長期護理保險
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險是一種保險形式,旨在為未來可能需要長期護理的人提供經濟保障。這種保險通常涵蓋長期護理期間的費用,例如家庭護理、社區護理、照料中心、養老院、醫院等費用,以及相關的康復治療和醫療服務費用。
長期護理保險優勢
Medicare 不會 Cover 長期護理
大家誤以為 Medicare 會 Cover 我們的長期護理,但其實指部分,而Medicaid,也就是白卡,要求更加嚴格,只有當你的收入低于一定水平,并且幾乎沒有積蓄的時候,Medicaid 才會包括長期護理的費用,我們絕大多數華人不會符合這些苛刻的條件的。
越年輕越有可能符合承保條件
反之,人的年齡越大,身體條件變差甚至犯有疾病,那時候再考慮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可能已經太遲了。年齡比較大的客戶因為身體原因或以前的醫療記錄被拒,確實申請不到想要的長期護理險。一般申請長期護理保險的最佳年齡介于 45 歲和 65 歲之間。當然,如果身體好,可以延長到70歲。
有拒保經歷也可以購買
提供長期護理的保險公司有很多家,一家保險公司視為不可承保的風險,在另外一家公司說不定能夠接受,以前因為身體的原因被拒保,一定時間后說不定身體有改善又能夠承保了。
價格便宜
如果你能提前規劃的時候,比如 50 多歲比 70 多歲便宜多了。而且,當你申請到長期護理險以后,即使生病了,保費也不會因此而上漲。
如果你第一次接觸保險,你可能覺得保險設計太復雜了。其實長期護理保險的設計并不復雜,一般長期護理保險的設計主要有幾個參數:賠付條件 (Qualifying for benefit);賠付等待期 (Waiting and elimination periods) ;賠付金額和期限 (coverage amounts and limits);賠付方式 。
為什么需要購買長期護理保險
老齡化是全世界都在經歷和面對的問題,尤其是發達國家更嚴重。
根據最新人口普查,在美國3.28億人口中,16.5%的年齡在65歲以上,相當5,400萬人。到了2030年,65歲者人口將增至7,400萬人,其中普遍最需要照顧的85歲以上人口,成長速度更快。而且經歷了這次新冠疫情, 很多人更加了解到健康重要性, 特別是一項新的政府研究發現,美國老年人在新冠時期的醫療平均費用接近22,000美元, 比重癥患者的住院費用要高得多。
70%的65歲以上的美國人需要某種長期護理服務
48%的65歲以上的美國人需要付費的長期護理服務
24%的65歲以上的美國人需要至少2年的付費長期護理服務
15%的65歲以上的美國人需要至少2年的養老院服務
32%的85歲以上的美國人會得老年癡呆癥,而普遍來說確診后有8-10年的壽命
有紅藍卡或者白卡可以不買長期護理的產品嗎
紅藍卡通常情況下不cover長期護理的費用。白卡(Medicaid)是針對低收入人群提供的社會救助性質的醫療計劃。該計劃限制選擇護理機構的自由,僅保障部分長期護理費用。由此可見,醫療救助計劃提供的長期護理保障針對低收入人群設計,普通人只有在因支付長期護理費用發生破產后才可以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
既然以上的道路都走不通,我們就來看一下長期護理保險
大致分為兩種:傳統的長期護理保險 和“混合型”長期護理保險。
傳統的長期護理保險
傳統的長期護理保險是采取“使用它或失去它”的政策,并且需要收據。除此之外,需要通過添加附加條款來增加養老院和家庭護理的賠付,而且必須是有專業執照人士的看護才能符合條件。
“混合型”長期護理保險
所謂“混合型”長期護理保險即是人壽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的混合,只需要滿足“觸發情況”,即可以跟保險公司申請使用:
美國保險業規范了6項人的基本生理機能:吃飯,穿衣,洗澡,如廁,行動,大小便自控。如果醫生診斷出其中至少2項機能受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請人到家里來照料你,或是住到護理中心去,包括私人療養院,養老社區,成人日托,家庭看護等,就可以跟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年齡越大,購買長期護理所需要的費用也就越高,而且必須滿足一定的健康條件才可以購買。
美國居民必須了解:
人壽保險理賠的「長期護理」和長期看護保險 (LTC insurance)
據美國人口統計局資料,美國現在每天有1萬名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開始退休生活,2019年已經接近70歲或者80歲,此時他們對「長期護理」會有非常高的需求。到2020年,美國人口將會有1/6是65歲或以上的老人。根據美國衛生部的研究,70%以上的65歲人士在有生之年都或多或少需要長期護理服務,更有40%以上的人士可能需要住到專門的看護機構去,其中在8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里面會有43%會患上嚴重癡呆或者阿爾茨海默癥,老年人在這個時候絕大部分時間里都是靠著他人的服務才能維持生活。數據顯示在接受護理的1200萬人中,有87%是由無報酬的家庭成員來照顧,如果家庭成員有工作的話,那他不得不放棄他的工作來提供護理。
『長期護理』這十來年才開始引起從官方到民間的重視,其最主要原因是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看護的老年人爆炸性增長,日漸成為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重大負擔。拜醫學發達等因素,人的壽命不斷延長。人越來越長壽,這當然是好事,但衰老卻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各項器官和能力的退化也與老化如影隨形,到后來喪失一項或幾項基本職能、要靠別人照料自己也是很大一部分老人必然要面對的事情。
長期護理的定義,指的是個人日常活動中不能自理的六項行為,包括穿衣、移動、沐浴、吃飯、如廁、失禁,如以上任何兩項需要人幫忙才能完成,而且連續90天以上不能自理。
如果你生活不能自理,基本上有4個去處:住到私人療養院(Nursing Home)、輔助生活中心(Assisted Living Center)、成人日托(Adult Day Care)或是請人到家里來照料你。
但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花錢,住Nursing Home 最貴,在大華府地區一年需要8萬到10萬美元,而且一位難求。Assisted Living Center 一年要5萬到6萬美元,Adult Day Care Center一年要2萬美元,請人到家里來每天做4個小時,一個月收費 $1800美元,若每天做8小時,則每月的收費漲到 $7200美元。這只是今天的收費標準,過去10年間長期護理的花費每年平均漲6-8%,遠遠高于通貨膨脹率,如果持續漲下去,10年后就要翻倍。這只是一個人的花費,如果夫妻倆都需要長期護理,則花費也要翻倍。這筆龐大的開銷,一般中產階級靠自己掏腰包是不可能負擔的起的。
假設你只存了幾十萬美金的養老金,準備養老用,但因為長期護理的費用,很可能一兩年就把你的養老金全部花光,可能還不夠用。有些人說,不是可以有聯邦醫療保險 (Medicare) 來支付長期護理費用嗎?答案是否定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只管100天內 。除非你沒有任何資產,可以享受政府特殊低收入福利(Medicaid)。
Medicaid行不通,第二條道路就是自己掏腰包,用儲蓄、投資或退休養金來支付長期護理的費用。這要花多少錢很難估算,取決于你何時開始需要長期護理、需要什么樣的護理:是必須住到私人療養院去,還是只要請鐘點工到家里來、需要多長時間以及未來長期護理費用的增長幅度等等,保守的算法你得準備幾十萬現金或可流動資產,對中產階級而言這是一項很沉重的負擔。
退休以后您不工作,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完全靠社安金、401K、IRA以及個人的儲蓄和投資來維持退休生活,再要準備幾十萬現金為長期護理的不時之需,坦率說大部分中產階級辦不到。除非您已經累積了一百萬或幾百萬的資產,否則您必須考慮第三條道路,就是由保險公司來替您支付長期護理的費用。
長期看護保險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是什么?
長期看護保險是美國市場上的一個保險產品,它用來幫助支付「長期看護」這項服務的相關費用。這款保險產品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出現,但當時并無太大市場反響。直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家庭看護,成人日間看護,以及生活輔助小區的興起,帶動長期看護保險成為了當時的「必需品」。
長期看護保險的保單在申請時,會約定以下面3種方式進行賠付:
1、 如果符合賠付條件,投保人需要長期看護服務,那么保險公司賠付這筆服務的費用。這是目前長期看護保單最主要的賠付方式。
2、 如果符合賠付條件,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賠付一筆定額的錢。它跟特定的看護服務費用或開銷支出無關。
3、 如果符合賠付條件,如殘疾情況,即使沒有用到長期看護服務,保險公司也定期支付賠償金,如按天、周、月支付。
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萬一投保人不需要長期護理,那么其所繳付的保費就等于白繳了(You use it or lose it!),這有點和買汽車保險相似。還有,如果投保人不想留在美國養老,這些長期看護保險也不能用于國外。
傳統的長期看護保險 VS 新興的混合型保單
根據LIMRA的數據顯示,2000年的時候,上述這類純粹的長期看護保險(LTCI)保單的年度銷量達到75萬份。但到了2018年,這類長期看護保險(LTCI)的保單年度銷量只有35萬份,市場銷量驟降了60%。
由于單純的LTC保單必須支付一輩子或長期(20年以上的保費),如果中途受保人身故,沒有任何福利可以享受。這樣的不靈活性導致銷售額度劇減。隨著美國保險業的激烈競爭和相關法規的修訂,「賠付護理費用」的福利,也終于被保險公司打包作為混合型人壽保單(Hybrid),把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結合在一起的產品,或是在年金產品加入免費的長期護理福利附加條款,投入到了市場。LIMRA同期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帶有「賠付長期護理費用」功能的的混合型人壽保單(Hybrid)年度銷量達到46.5萬份。
市面上的人壽保險公司,主要通過以下2種方式,提供長期護理福利:
1、 使用「慢性疾病提前支取身故理賠金附加條款 (Accelerated Benefits Rider for Chronic Illness)」,來用于「賠付長期護理費用」。
這種方式,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慢性疾病附加條款」。如果投保人符合保單合約理賠認定條件,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按約定周期支付理賠金,投保人可以自由支配這筆錢的用途。這筆理賠金是從保單里的身故理賠金里面拿出來的,因此會降低保單的身故理賠額度。同時,因為這筆錢是從保單身故理賠金里「提前」取出來的,并沒有「新」的錢出現,所以它不是,也不屬于長期看護保險險種的概念認定。這通常是一個 “免費” 的附加條款,只有部分人壽保險公司提供這種方式。
2、 使用「長期看護附加條款(LTC Rider)」,來用于「賠付長期護理費用」。
這種方式,就是將傳統的長期看護保險福利,作為附加條款加入到保單里,LTC Rider 通常是收費的一項附約,供投保者選配。長期看護附加條款通常以「報銷」的方式按月實際開銷進行賠付。因為錢不是從身故理賠金里提前支取,它通常是一個 “收費” 的附加條款,需要額外費用,只有部分人壽保險公司提供這種方式。
那么市面上哪家產品的這種混合型功能最為全面呢?
慢性疾病提前理賠附加險 (Accelerated Benefits Rider for Chronic Illness) 不是長期看護保險 (LTCI),但具有長期護理的功能。投保人符合無法自理洗浴、穿衣、如廁、移動、進食或失禁的其中任何兩項,這樣情況持續超過90天,即可申請理賠。國家人壽的慢性疾病生前理賠并不要求是永久性的慢性疾病,而長期看護保險 (LTCI) 則要求接受某幾家合規格的長期看護中心照管,慢性疾病生前理賠的賠付是遠遠比長期看護 (LTC) 容易的。
國家人壽的理賠直接支付給「投保人」,讓投保人同樣持有選擇的主動權,生前還是死后使用該理賠金。投保人可以使用理賠金來支付醫療費用,也可拿來作為看護費、生活費、償還債務或是用來補貼沒有工作的薪資損失,使用上較可隨個人需要自由運用。充分顯示了投保人對其保單的使用主動權,做到 “您的財富,您的保險,您的選擇” 即受保人可以主動、合理掌控其擁有的保單,在有生之年,無論任何時候,發生任何情況都可以選擇使用其身后理賠金。
“生前福利” 綜合保險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保險組合會“隨機應變”。它彌補了單個產品的單一性缺陷,而且各個保險品種之間也存在一定的互補性。因為單獨的長期看護保險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若無事故保費即付之流水,但有生前福利理賠的壽險保單,是一個保費多種保障,若無事故發生,還有比銀行髙的儲蓄存款利率,可供使用。如果沒有用到長期護理的理賠,還可當退休金使用,身后還可以獲得死亡理賠,可算是一舉數得。與單一保險產品相比,“生前福利” 綜合保險提供的保障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