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所得稅共有七個稅率:10%、12%、22%、24%、32%、35%和37%。根據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的規定,這些稅率將持續適用至2025年。
與普遍認知不同,您的收入通常不會僅適用單一稅率。相反,您的收入可能會被分配到不同的稅率范圍內,這意味著您可能需要針對不同部分的收入支付不同的稅率。您支付的稅額還取決于您的收入和申報身份(如單身、已婚等)。
稅率等級和稅率是如何運作的
1. 什么是所得稅等級?
美國實行“累進稅制”,這意味著高收入人群需要繳納更高的聯邦稅率,而低收入人群則適用較低的所得稅稅率。
政府通過將您的應稅收入分為多個部分(即稅率等級),并對每一部分分別適用相應的稅率,從而計算出您應繳納的稅額。稅率范圍從10%到37%。稅率等級的優勢在于,無論您屬于哪一等級,通常都不會對您的全部收入適用最高稅率。您所繳納的最高稅率僅適用于部分收入。例如,您在2024年作為單身申報者的應稅收入為5萬美元,您將對第一部分的11,600美元繳納10%的稅,對11,601美元至47,150美元的這部分收入繳納12%的稅,而剩余的部分(即超過47,150美元的部分)由于屬于22%的稅率等級,因此需要繳納22%的稅。總稅款約為6,053美元,占您的應稅收入的約12%,盡管您的最高稅率等級為22%。這12%就是您的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e)。
2. 各州的稅級和稅率是如何規定的?
各州處理稅收的方式可能與聯邦政府不同。您所在的州可能有不同的稅級或完全不同的稅制。例如,科羅拉多州的應稅收入統一稅率為4.4%,而懷俄明州等一些州則沒有州所得稅。
3. 所得稅等級會調整嗎?
每年,所有聯邦所得稅等級(即特定稅率適用的收入區間)都會根據當前的通脹率進行更新。這些調整被正式稱為通脹調整,是稅法中的重要部分。
稅率等級的調整有助于防止納稅人在生活成本上升時進入更高的稅率等級,這種情況被稱為“稅率爬升”(bracket creep)。同時,對于收入未能跟上通脹的納稅人,這些調整也可能降低其稅負。例如,在2024年,單身申報者應稅收入為4.8萬美元的納稅人,其收入中的1.16萬美元部分適用10%的稅率,11,601美元至47,150美元部分適用12%的稅率,而剩余的850美元則適用22%的稅率。
假設這位納稅人的收入在2025年保持不變,那么他將對11,925美元以內的收入適用10%的稅率,其余收入則適用12%的稅率。換句話說,他的任何收入都不再適用22%的稅率。這是因為12%稅率等級的上限從47,150美元調整到了48,475美元,這使得更多收入免于更高稅率的征稅。
4. 什么是邊際稅率?
邊際稅率(marginal tax rate)是對應稅收入中最后一美元適用的稅率,通常等于您的最高稅率等級。例如,如果您在2024年作為單身申報者的應稅收入為3.5萬美元,其中部分收入將按10%和12%的稅率征稅。如果您的應稅收入增加1美元,那么這1美元將適用12%的稅率。
5. 什么是實際稅率?
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e)是您繳納稅款占應稅收入的百分比。要計算您的實際稅率,請將1040表格第24行上的總稅款除以第15行的總應稅收入。
6. 如何減少應繳稅款?
減少稅款的兩種常見方式是“稅收抵免”和“扣除”。稅收抵免(Tax credits)可以一美元對一美元地減少您的稅款;它不會影響您所在的稅率等級。而稅收扣除(Tax deductions)可以減少您的應稅收入。通常,扣除會按照您最高聯邦所得稅稅率的比例降低應稅收入。例如,如果您屬于22%稅率等級,1,000美元的扣除可以為您節省220美元稅款。換句話說,請盡可能利用所有可以申請的稅收扣除。扣除可以減少您的應稅收入,還可能將您降到較低的稅率等級,從而使您適用更低的稅率。
7. 什么是標準扣除額
美國國稅局允許大多數申報者通過選擇標準扣除(Standard deduction)或逐項列舉扣除(itemizing deduction)來降低應稅收入。標準扣除是一種根據申報身份和年齡確定的固定金額,因其申報過程更為簡便,且對于可能沒有可扣除費用的人而言通常更為有利,因此備受歡迎。對于2025年,單身申報者和分開申報的已婚者的標準扣除額將為1.5萬美元,比2024年增加500美元;聯合申報的夫妻將有資格扣除3萬美元;而戶主可以扣除2.25萬美元,分別比2024年增加800美元和600美元。
2025年稅收還會發生什么變化?
美國國稅局長達27頁的通脹報告中,還包括對聯邦稅級以外的幾項稅收條款的各種變化。
1. HSA和FSA
從2025年開始,向健康靈活支出賬戶 (FSA) 供款的納稅人最多可以供款3,300美元,并且如果他們的計劃允許,最多可以將660美元結轉到下一個納稅年度。對于擁有健康儲蓄賬戶的人來說,2025年的繳費限額將升至個人保險4,300美元和家庭保險8,550美元。
2. 贈與稅豁免
“年度贈與免稅額度”限制納稅人可免稅向個人贈送多少錢。到2025年,這一免稅額度將增至每人1.9萬美元,比2024年增加了1,000美元。
3. 遺產稅豁免
終身遺產稅豁免規定了富人去世后,遺產征稅的門檻。2025年,價值1,390萬美元或以下的遺產將免征遺產稅,高于2024年的1,360萬美元。
4. 勞動所得稅抵免
勞動所得稅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針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人的可退還稅收抵免)也將在2025年增加。抵免總額取決于收入和子女數量,但沒有孩子的人仍符合資格,只是抵免金額較低。2024年,勞動所得稅抵免額從632美元到最高7,830美元不等;2025 年,對于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孩子的合格納稅人,抵免額將增加到最高8,046美元。
“富不過三代”是華人社會中廣泛流傳的觀念,反映了人們對于家族財富無法長久維持的擔憂。父母辛苦打拼,打下的江山,是否能順利傳承給下一代、甚至幾代之后,成為了許多富裕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
富過三代的挑戰
許多家庭的財富無法延續至第三代,是因為繼承人沒有具備足夠的能力或責任感來管理大筆財富。有個令人震驚的數據顯示,在美國,遺產到了第二代繼承人手上,會被揮霍掉70%,等到第三代,90%的財富已消耗殆盡,最后只有10%的財富能順利傳承到第四代。這是因為大量財富突然由繼承人全權掌控,而繼承人可能缺乏管理經驗和約束,導致財富迅速流失,這種現象在富裕家族中屢見不鮮,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財富傳承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信托:財富傳承的解決方案
在美國,許多家族之所以能夠實現“富七代”“富八代”,主要歸功于信托的有效管理。信托,尤其是「不可撤銷信托」或者是「朝代信托」,提供了一種由專業人士管理財富的方式,使得繼承人并不會直接擁有或控制財富,而是每年從信托中領取固定的生活費用。這樣,財富就不會被花掉、敗掉、告掉、離掉、或走掉!還能在長久的歲月中始終保持穩定和可持續增長。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富豪李嘉欣的丈夫,其父親在去世前將全部資產放入了不可撤銷信托和慈善基金會中。這意味著,即便李嘉欣與其丈夫離婚,她也無法分割50多億美元的資產,只能每月從信托中領取200萬港幣作為生活費。通過這種安排,家族財富得以有效保護,不會因為個人婚姻或財務問題而被外人侵蝕。
信托不僅能夠避免因婚姻、法律糾紛等因素導致財富分割,還能對繼承人的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例如,香港已故藝人沈殿霞的女兒,在35歲前無法動用信托中的資產,這種機制讓繼承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會自立,而不是依賴家族財富。
如何利用信托實現長久傳承?
對于那些積累了可觀財富的家庭來說,設立信托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然而,許多父母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個認知障礙,認為財富最終都是留給自己的子女,因此沒有及時做出規劃。事實上,我們認為生前設立可撤銷信托,并在自己去世后將其轉變為不可撤銷信托,是一種非常常見且有效的策略。
可撤銷信托在生前可以根據父母的意愿進行調整,而當父母過世后,信托將自動轉變為不可撤銷信托。這不僅能夠避免高額的遺產稅,還可以確保財富按照既定的安排傳承下去。通過設定某些激勵條款,父母可以激勵子孫后代繼續努力工作,而不是依賴于家族財富。這種方式能夠讓家族財富在未來幾代中持續增長,甚至傳承至第八代、第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