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卡(醫療補助 Medicaid)作為聯邦和州政府共同資助的健康保險計劃,為許多人提供了醫療保障。對于美寶回美生活的情況而言,如果想要申請白卡,就需要深入了解其申請條件、步驟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
白卡申請條件
通常情況下,申請者需要具備美國公民或綠卡身份。不過,在一些地區,新移民的限制有所放寬,部分非公民或綠卡身份者在懷孕或者急需緊急醫療服務等特定條件下,也有符合申請資格的可能。以加州白卡 Medi - Cal 為例:
收入限制:1 歲以下嬰兒和孕婦,其收入需在 223% 聯邦貧困線以下;1 - 18 歲兒童所在家庭收入應在 154% 聯邦貧困線以下;19 - 64 歲的申請人,其家庭收入要等于或低于聯邦貧困線的 138%(如個人為 18,754 美元,四口之家則為 38,295 美元)。
資產限制:65 歲以上老人可以擁有一套房產、一部車,人壽保險 / 生前契約價值不能超過 1,500 美元,其他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等)不得超過 2,000 美元。此外,SSI 受益人、殘疾人士等符合條件者可享受 100%的醫療福利。
白卡申請時間
白卡申請并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提出申請。多數福利在批準后會立即生效,部分緊急白卡還能依據各州規定,追溯報銷申請前的醫療費用。
白卡申請步驟
申請者可以在 HealthCare.gov 注冊賬號,填寫個人、家庭、收入等信息來申請;也可以向各州 Medicaid 管理機構通過郵件或者親自前往的方式申請(可在 HealthCare.gov 查詢各州官網或聯系信息)。審核通過后,管理機構會進一步要求提供身份證明、收入資產證明、日常支出說明等資料。整個申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月。在審核通過到拿到卡期間看病,先以按服務項目付費(FFS)的形式,之后需要選擇保險計劃(大多為 HMO),如果 30 天內沒有回復,管理機構會代選。拿到白卡后,卡上會有保險計劃和初級醫療保健醫生(PCP)的名字,同時還會收到保險卡,看病時需要攜帶兩張卡,并確認診所是否接受白卡。
白卡缺點
白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預約治療的時間可能較長,可達一個多月。Medicaid 不涵蓋整容手術、大多數非處方藥和某些牙科護理,并且只有 71% 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接受白卡。醫院可能會使用價格較為便宜的藥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白卡并非完全免費,持卡人去世后,其財產需要進行統計。
美國的醫療保險體系豐富多樣,不同類型的保險為投保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醫療保障方案。了解這些保險類型的特點,對于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至關重要。
按服務收費(Fee for Service)
這是一種傳統的醫療保險模式。投保人擁有較大的就醫自由,可以在任何時候前往自己選擇的醫院或診所接受醫療服務。就醫時,需先行支付醫療費用,而后憑借收據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會報銷 80%的費用,投保人則需要自行承擔 20%。這種保險類型的價格相對較高,比較適合那些追求就醫自由、對醫療選擇有更多需求的人群。
管控型醫療保險(Managed Care)
大部分美國私人醫療保險公司都屬于這一類型。在這種保險模式下,投保人在使用某些醫療服務之前,需要先獲得保險公司的同意,否則可能面臨保險公司拒付費用的情況。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對醫療費用進行有效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病人接受及時治療。管控型醫療保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健康維護組織(HMO)
HMO 在管控型醫療保險中屬于價格較為便宜的一種。它的保費較低,病人自付費用的比例也相對較低。然而,這種保險的局限性在于病人可選擇的醫生數量較少,它有自己特定的醫生和醫院網絡。一般情況下,會員需要在這個網絡內就醫(急診情況除外),否則就需要自費。成為 HMO 會員需要指定健保醫生,看病時要先找指定醫生,只有經過轉診才能看專科醫生或住院,這可能會導致治療的延誤。HMO 比較適合那些需要經濟實惠型保險的人群。
優選醫療機構保險(PPO)
PPO 保險模式介于按服務收費保險和 HMO 之間。保險公司通過與醫生和醫院進行談判,為會員爭取到優惠價格。會員會收到一份優選醫療機構名單,在名單內的醫療機構就診,可以享受到優惠,保險公司會支付大部分費用。當然,會員也可以選擇名單之外的醫療機構,但需要承擔較高比例的自費部分。PPO 的保費通常比 HMO 要高一些,不過會員無需指定基礎保健醫生,也無需轉診。
指定醫療服務機構(EPO)
EPO 要求會員在指定的醫療服務網絡內就醫,一般情況下,網外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特殊急診情況可能有例外)。參加 EPO 通常不需要指定基礎保健醫生,也無需轉診。它的保費和病人自付費用相對較低,但醫療服務網絡可能較小,投保人在看病之前需要仔細核實醫療機構是否在網絡內。
定點服務組織(POS)
POS 融合了 HMO 和 PPO 的特點,它比 HMO 有更多的選擇性,同時費用又比 PPO 低。POS 有自己的醫療保健網絡,會員需要指定健保醫生,在網絡內就醫費用較低;如果會員直接前往網外的專科醫生診所,那么自付和共同付款的部分就會比較高。
健康儲蓄賬戶(Health Saving Account,HSA)
投保人需要加入高自付醫療保險計劃,使用健康儲蓄賬戶中的資金支付醫療費用可以免稅。對于個人保險和家庭保險,有著不同的自付要求和費用上限,而且存入賬戶的資金也有相應限制,不過 55 周歲以上者會有額外的存入額度。健康儲蓄賬戶中的資金可以累積,退休后還可用于其他用途。高自付額保險計劃的保費較低,但更適用于大病保險,對于平常的小病,個人分擔的費用較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從 HSA 賬號取錢用于非醫療用途,將會損失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