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申請系統Common App正式開放,這也就意味著,2024申請季,正式拉開帷幕!
01.什么是Common APP?
Common App:全稱Common Application,也叫通用申請系統,以下我們簡稱CA,CA是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應用網站。在CA申請系統里,申請人可將夢校加入申請列表,只需填寫一份申請表,包括標化成績、文書、背景活動以及推薦信等基本信息,即可申請多所大學。
CA系統目前是美國本科申請使用最廣的申請系統,每年有超過100萬學生通過該系統向全球1000多所大學在線申請。?
02.7大重大變化
每年,Common App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改動。而2024 Fall的7大變化,關乎你我!
1)新增29所大學
今年又有29所大學宣布將在今年接受新生們的CA申請,CA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有更多的大學加入這不斷增長的隊伍。
2)法定性別的新選擇
在CA的“人口統計”選項上,學生需要列出他們的合法性別。
直到去年,僅有的兩種選擇還只是女性和男性。從2023-24今年開始,學生可以選擇第三個選項:X或其他合法性別。
同時,在提交姓名的時候,正在經歷LGBTQ抉擇的學生可以選擇提交自己當前的“preferred name”(想被稱呼)的名字(不包括姓氏)。
3)標化新選擇:可選
雖然標化可選已經在美國大學中推行了幾個學期。但截至去年,CA在報告“標化成績”這一項,仍舊是“固定二選一”:“你參加過SAT作文還是ACT+寫作考試?”,讓不少學生感到為難。
今年,CA將這個問題改變成了:“你想報告SAT作文成績還是ACT加寫作成績?”(Would you like to report...)在更友好的語境下,鼓勵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項。
4)幫助特困生
本次更新后,CA系統中對于家庭有困難的申請者提供很多的幫助。
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會一直有“費用減免(Fee Waiver)”的提示,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家庭有困難的學生,不讓大家因申請費而放棄教育。
此外在申請助學金的界面中也會照顧申請者的感受,在操作者使用中會跳出評分系統,統計未來可以更新的部分,讓用戶能更方便、高效的使用此系統。
5)告別一年清空制
我們都知道過年CA系統會在每年的8月1日對申請者賬戶中填寫的信息進行刪除,因此只有當季申請者會在申請季的8月1日后創建賬戶并填入個人信息,以防申請信息被“格式化”。
在本次系統更新后,不只是當季申請者可以開始注冊賬號,更低齡的學生也可以注冊,提前了解學校,在系統中所填的信息內容也不會像往年那般被刪除。
這個改動,CA也是希望學生獲取目標大學的各種信息,為將來的申請做好充足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申請材料之后,時刻提醒自己各方面的準備進行到哪一步了,對于未來申請季,尤其是有拖延癥的朋友,簡直是一個“人形鬧鐘”(bu shi)!
6)主動隱藏種族
今年"亞裔訴哈佛"大案終于落下帷幕,平權法案被取消的情況下,CA也有對應改動。
在以前,申請者在Common App系統中填寫申請時都需要勾選一個方框,披露自己的種族/族裔身份,西班牙裔、亞裔、黑人或白人等,現在可以隱藏起來!
Common App的這一改革推行后,美國大學在審核申請者材料時將無從得知學生的種族背景,使得基于種族的錄取歧視的可能性大大減弱,不過Common App還是會持續在申請表里收集申請者的種族信息,以方便系統繼續分析不同群體的申請趨勢。
這項改革似乎是為了使大學免于訴訟,而如果最高法院禁止或限制以知曉種族為前提的錄取(race-conscious admissions),那么大學錄取的格局很有可能從此發生變化。
7)拒絕人工智能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隨著ChatGPT的普及,不少大學擔心學生在撰寫大學申請時可能會求助于人工智能。所以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會有兩次確認“是否文字全部原創”的地方。
這個也是CA提醒我們的家長學生們,學生必須確認CA申請中包含的所有材料,包括申請文書,都是學生自己原創作品。
如果被查出有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代寫工具的話,學校有權利直接拒絕學生的申請,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03.2024申請季文書題目
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CA官方就明確表示:新申請季文書題目不變,和去年保持一致。所以即將申請的同學也可以早做準備!
2023年-2024年的文書在以下7選1:
1.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有些學生的背景、身份、興趣或天賦非常有意義,他們認為如果沒有這些,他們的申請就會不完整。如果這聽起來像你,那么請分享你的故事吧!
2.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從遇到的障礙中吸取的教訓對我們以后的成功至關重要。回想一下你面臨挑戰、挫折或失敗的時候。這件事對你有著什么影響?你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什么?
3.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回想一下你質疑或挑戰一種信仰或想法的時候。是什么促使你思考的?最終結果如何?
4.Reflect on something that someone has done for you that has made you happy or thankful in a surprising way. How has this gratitude affected or motivated you?回想一下某人為你所做的事情,也許這些事情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方式讓你感到快樂或感激。這種感激之情是如何影響或激勵你的?
5.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討論一個激發了你的個人成長,或對自己或他人新理解的成就、事件或認識。
6.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描述一個你覺得,它會讓你忘記時間、很吸引人的話題、想法或概念。為什么它會吸引你?當你想了解更多時,你會求助于什么或誰?
7.Share an essay on any 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s 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分享一篇關于你的任何主題的文章。它可以是你已經完成的某篇文章,也可以是響應不同主題的,或者是自己設計的主題文章。
大多數大學現在只要求短文書,在某些情況下會要求提交幾篇,而且只有少數大學仍然要求長文書。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我體內有個懷疑的聲音認為這和大學排名有關。當然,答案可能遠沒有那么邪惡。
我注意到的第一個學校是哈佛,去年該校提供一篇“可選”文書,學生可以Word文檔或PDF的形式上傳。當然,這是給升學顧問的狗哨,暗示需要一篇長文書。然而,今年哈佛用五篇最多200字的短文書代替了長文書。然后是康奈爾大學,其650字的文書刪掉了300字,最多只留下300字。同樣,賓夕法尼亞大學現在也要求寫迷你文書,而不是過去幾年的較長文書。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事實上,在整個大學領域,我注意到大多數大學現在只要求短文書,某些情況下會要求幾篇,只有少數大學仍然要求長文書。芝加哥大學延續老傳統,文書上傳仍然很奇葩,喬治敦大學要求單倍行距的半頁文書。
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我體內有個懷疑的聲音認為這和大學排名有關。要求短文書意味著收到更多的申請,而不增加額外的學位,這意味著被拒絕的學生更多、錄取率更低——奇怪的是,這會讓學校排名更高。這是一種陳舊的“我只想加入我進不去的俱樂部”的心態。如果太容易,就不值得去了。
當然,答案可能遠沒有那么邪惡。例如,大學可能得出結論,超過幾百字的文書意義不大。事實上,達特茅斯一直很看重其100字的“為什么選達特茅斯”這篇文書。斯坦福大學有一個悠久的傳統,他們要求用大約100字(好像是這樣)來簡短回答申請上的問題。
無論是什么原因,短文書意味著語言的使用必須更加精確高效。短文書的重要性并不亞于長文書,但要想用更少的語言來證明自己,院校研究和文字精準度是成功的關鍵。
Avalon Admission
創始人才騰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