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聯合發起的一項新民調,目前高達94%的美國人對通貨膨脹感到擔憂。
根據4月24日至4月28日進行的民意調查,94%的美國人對物價上升感到擔憂,其中44%的美國人感到十分沮喪。
報道指出,持續的通貨膨脹現象已經對美國人的經濟狀況造成沖擊,并成為中期選舉的一個決定性問題。
造成通脹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力短缺,二是俄烏局勢對全球能源供應的影響。
報道稱,拜登的支持率數月來一直維持在“令人沮喪的低水平”。
在《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發起的新民調中,拜登僅獲得42%的支持率,其中只有約28%的美國人認可拜登處理通貨膨脹的方式,高達68%的人對此不認可美國通貨膨脹處于40年來的最高水平一加侖汽油的成本大約是2021年1月的兩倍。2月份房價同比上漲了19.8%。而且,在3月份,雜貨的價格比一年前高出10%。
但是一些分析師認為負擔很快就會減輕,而且美國已經達到了通脹的頂峰。
本周,美聯儲將開會并可能宣布提高利率的計劃,這是一種用于對抗猖獗通脹的工具。然而,投資者擔心加快加息步伐可能會將經濟拖入衰退。
LPLFinancial的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Detrick認為,通脹本身很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降低利率。
美聯儲密切關注的衡量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在3月份增長5.2%,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低于經濟學家的預期,并且自2020年10月起首次出現月度下降。
瑞銀分析師本月還表示,他們預計通脹可能會在3月見頂,然后“急劇”下降。
Detrick指出了支持這一信念的三個關鍵經濟指標:二手車價格下降、沒有“粘性”通脹,以及供應鏈混亂的相對緩和。
供應鏈扭結和俄烏戰爭造成的芯片短缺,使得新車很難買到,二手車和卡車的價格也相應飆升。
根據曼海姆二手車價值指數,2月份二手車價格同比上漲約45%。但此后已降至約25%。兩個月的下跌表明,占消費者價格指數4%的二手車價格最終可能會回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將通脹分為兩類:粘性和彈性。
粘性通貨膨脹是一籃子商品的價格變化趨于緩慢和永久,例如教育成本、公共交通和機動車保險。彈性通脹包括成本上升和下降更快的項目:汽油、衣服、牛奶和奶酪。
在1970年代滯脹期間,粘性通脹和彈性通脹都在增長。但到目前為止,與靈活通脹相比,粘性通脹相對持平,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表明這仍可能是暫時的。
當然,粘性通脹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但德特里克說他很樂觀。他說,靈活的充氣就像一根橡皮筋,你可以把它拉得很遠,它仍然會彈回來。
德特里克說,如果企業能夠輕松獲得更多供應,材料價格就會下降,消費者就不會為商品和服務支付那么多費用。
根據LPLFinancial的數據,從上海到洛杉磯、紐約和鹿特丹的運費平均比去年的峰值下降了28%。
根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新數據,集裝箱船的船期可靠性也在不斷提高。3月也標志著集裝箱船平均延誤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德特里克說,通脹的下降可能是突然的,尤其是對耐用品而言。不過,他警告說,很難判斷我們看到的是隧道盡頭的曙光——還是迎面而來的火車。
在美國生活無法離開保險,美國人將收入的一半都交給了保險。
CNBC報道了一對生活在紐約,育有兩個小孩,稅前家庭年收入50萬美元的夫婦。這對夫婦50萬美元的稅前年收入,在紐約只能算是中產,為什么呢?我們看看他們的家庭消費賬單:圖片從賬單看到,該家庭一半的收入都花費在了養老保險、財險、壽險、車險,以及各種稅收。從中我們明白了美國保險為何長期穩居全球保險市場榜首了。
據統計數據顯示(不包括健康險),美國保費總收入為11149億歐元,保險密度為3411.8歐元,深度為6.4%。
中國緊隨其后,總保費為4167億歐元,保險密度和深度分別為294.5歐元和3.6%。從數據可以看到,美國保險市場依舊強勁,保險需求仍舊旺盛,各類數據完全碾壓其它保險市場。
美國保險市場除了體量大,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非常成熟。在美國,除了沒有住所、工作、任何財產的流浪者,每個美國人都需要與保險打交道。可以說,買保險是美國人的人生必修課。
在美國,低收入人群每花1美元就要存下12美分到養老金與壽險里。
而富裕階層則每花1美元就會豪擲3.07美元到退休金與壽險里。看到這里,很多人會疑惑,美國富裕階層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抵御醫療和意外產生的費用,為什么還要購買大量高額保單?美國統計局發布了一份基于美國各階層家庭收入與花費習慣的調查報告。此報告從住房、交通、養老金與保險,以及食物四個維度出發,展現出美國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消費差異。也許從這里,我們可以找到美國富裕階層購買大量保險的財富密碼。
從圖表可以看到,美國低收入群體在房子和食物方面的花費占比較高,中等收入群體在交通方面的花費占比較高,而富裕階層雖然在四個維度整體的花費都比較高,但與其它收入群體相比,富裕階層在養老金與壽險的花費中占比最高,差距非常明顯。
其實,對于美國富裕階層而言,更好的實現資產配置是富人最關心的。保險帶來的不僅僅是保障,還有規避稅務和債務危機等功能。通常來說,人們購買壽險是為了應對風險,獲得人身保障。而富裕階層購買大額壽險,則是為了使自己的資產能完整的傳承給子孫后代,以及風險隔離。
我們都聽說過美國史上最大疑案辛普森(O.J.Simpson)案。1994年,前美式橄欖球運動員辛普森案成為當時轟動美國的事件。此案審理可謂一波三折,最終以辛普森勝訴而無罪釋放。雖然辛普森贏得了刑事訴訟,避免了牢獄之災,卻輸了民事訴訟,要向受害者及家屬賠償3800萬美元。
最終,法院將辛普森適用于司法處置的資產,包括:房產、土地、銀行存款、股票、公司股權等全部進行了處理,以此來進行賠償。而另據美國媒體爆料,辛普森手中還持有一份現金價值高達上百萬美元的人壽保單。在美國,人壽保單的現金值不受官司追討,享受司法豁免。因此,辛普森持有的大額人壽保單安然無恙,沒有被法院追償。后來,辛普森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從保單中獲得了大量現金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