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精品午夜久久影视,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一级片A片

我恨他們!女生初中畢業赴美留學 5年后嚇壞爸媽
3770閱讀0評論留學移民

一年后,小薇提出住到外面去,她覺得老是打擾親戚不太好。父母覺得也有道理,加上小薇從小適應能力比較強,就同意了。通過當地中介,小薇找到了第一個寄宿家庭。然而,由于文化差異,小薇和第一個寄宿家庭的成員并沒有太多交流,一直住到高中畢業。


小薇順利考上大學,學服裝設計。大學第一個學期,她選擇了住校。新學期,小薇卻發現自己融不進去,常常跟不上身邊同學的節拍,聽不懂他們的笑話,感覺周圍的老師、同學好像都在和她作對,以至于時常被嘲笑。漸漸地,她變得自卑起來,不愿和人交談。第一個學期結束,小薇搬出宿舍,開始了住家生活。


“那是一個四口之家,男女主人,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讀初中,小兒子讀小學,家里還有一條狗。”小薇告訴胡醫師,“他們都很自私,特別是他們的小兒子,我房間的網斷了,需要重啟路由器,如果剛好碰到他在玩游戲,他就不給我重啟,要我等著,有一次,我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胡醫師發現,在小薇的描述中,那家人和狗說的話都比她多。


然而,在和父母視頻通話時,小薇并沒有說過這些不滿,“我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她說,推開女兒房門的一剎那,父母才發現女兒真的病了。


小薇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變得越來越容易生氣,脾氣越來越暴躁。有時衣服設計到一半,她會莫名地發火,常常火到把布撕得粉碎;她開始暴走,常常一走就是七八公里;大冷天跑到沒人的地方大喊大叫,“我覺得只有那樣,心里才會舒服一點。”小薇說。


遠在中國的父母也沒有意識到小薇的變化,因為每次和小薇視頻時,她總是微笑著面對鏡頭,告訴他們一切都好。直到半年前,小薇的父母推開小薇房門的一剎那,才發現女兒病了。


我真的驚呆了,完全不敢相信。”小薇的母親描述當時的情景,“她(小薇)穿著睡衣,頭發亂糟糟的,一點都不像個姑娘家,屋子里一股泡面的味道,電腦桌前全是吃剩的快餐面。”


后來,媽媽才知道,小薇已經三個月沒去上課了,這三個月她哪兒也沒去,就待在那個不到20平方米的房間里,餓了就吃泡面,吃完就上網,玩累了就睡覺


好在,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小薇如今開朗了很多。在最近一次治療中,小薇告訴胡醫師,她計劃下半年回美國,把剩下的學分修完,希望自己能順利畢業,拿到文憑。


留學生什么時候感覺孤立無援?

快報昨天調查了10余位留學生


留學生、抑郁癥,這兩個關鍵詞放到一起,并不罕見。昨天,快報記者采訪了十多位留學生,有的大學在讀,有的剛剛畢業。好幾位留學生說:“抑郁,不是很正常嗎?”有名正在美國讀大三的女生說,身邊有位朋友去年因為抑郁癥自殺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很多情況下,留學生會感覺孤立無援:比如小組課題時,組員孤立自己,作業根本完不成;心情壓抑時,沒有人傾訴;過年過節,看到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好吃的,有位女生說,這時候很容易受刺激;還有,就是沒錢的時候,心情也很差……


研究生剛畢業的23歲女生小新,在英國學媒體制作。她和另外五個人合住一間宿舍,其中一名中國男生,還有四名外國女生。臥室每人一間,客廳和廚房共用,因此產生不少矛盾。


“中國男生小亮,來自北京,出奇地愛吃火鍋,平均一周要吃三四次。火鍋味道重,你懂的,味道能飄進各個房間。”小新說,自己還很難忍受外國妹子們玩到凌晨的派對。


“她們真的很愛辦派對,烏拉拉來了一群人,自己臥室肯定站不下,最終都到客廳和走廊等公共空間來了。音響聲很大,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人走了,卻不打掃衛生,房子里亂得一塌糊涂。小亮有時就會去投訴她們。”小新說,感覺大家永遠在互相投訴,卻不當面說。后來住的時間長了,大家溝通多起來,關系才略為緩和。


過年記得給留學生多一份關愛

問問睡得怎么樣、胃口好不好


胡少華醫師說,對那些正準備送孩子出國的父母,建議理清三個問題:為什么要送孩子出國?什么時候送孩子出國?送孩子出國學什么?“畢竟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出國留學,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適應國外的生活,父母應該理性地規劃孩子的未來。”


如果孩子已經在國外,胡醫師提醒,和孩子聯系時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態。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飲食,還應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多交朋友。若發現孩子近期負面情緒較多,要引起警惕,鼓勵他們說出來,并給予引導。


如果你是一個留學生,胡醫師想說的是:“誰都可以得病,你也可以;誰都可以懦弱,你也可以;抑郁只是一場特殊的感冒,他們的區別在于治療藥物和方式不太相同而已。請你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勇敢面對它。”


馬上就是2018年春節了,“過年”“回家”無疑會勾起很多人的思鄉之情,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給那些遠在異國他鄉、無法回家過年的留學生多一份關愛吧。

(文章內容源自都市快報,我們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家住美國
2020-04-10 發布
期待您的精彩評論~
華人躍至美第三大移民群體 占所有移民5%

華府智庫移民政策中心(MPI)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華人移民達到230萬,占所有移民的5%,成為美國第三大移民群體


據美國社區調查(ACS)的數據,2016年美國移民人數達4,370萬,占美國人口的13.5%。2015年至2016年,國外出生的美國人口增加了449,000。


2016年有149萬國外出生的移民移居到美國,比2015年增加了7%。其中印度移民排在首位,其次是中國/香港(160,200)、墨西哥、古巴和菲律賓


華人移民首選美國 普遍學歷高


MPI去年一份報告的數據顯示,美國是中國移民首選目的地,其次是加拿大、韓國、日本、澳大利亞。1,100萬移居海外的中國人中,22%在美國。1980年后來美的中國移民人口翻了六番還多。


中國是美國留學生的主要來源。2015至2016學年,在美國高等院校注冊學習的華人近32.9萬名,占全部留學生的三分之一。四成多的中國留學生攻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


2016財年,H-1B簽證申請獲批的華人占全部申請者的9%,僅次于印度。


2015財年,九成申請EB-5投資移民簽證的申請人來自中國


2016年大約一半的成年中國移民至少擁有學士學位,明顯高于整體移民和美國本土成年人;獲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的華人比例是整體移民比例的兩倍。


華府智庫移民政策中心認為,這和中國移民能在美國獲得合法身份的渠道有關。1965年后中國移民來美國有兩種渠道:留學和H-1B高技術臨時工簽證。


半數華人從事專業工作 香港移民收入高


MPI報告數據顯示,約有58%的華人移民擁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低于整體移民和本土居民水平。


超過一半的華人移民從事管理、商業、科學和藝術等專業工作,遠高于美國移民和本土水平。


大陸移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56,000美元,略高于整體移民和本地美國人水平。


另外香港移民家庭年收入較高,中位數水平達到99,000美元。


只有13%的中國大陸移民家庭和6%的香港移民家庭生活在貧困之中,而所有移民家庭的這一比例為15%。


2015財年,新近獲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移民人數僅次于墨西哥人數達到77,000。其中30%通過就業途徑獲得身份,其次是通過家庭移民(37%)或庇護申請。


由于每年按照國家類別提供移民簽證的年度配額,中國大陸公民的就業和家庭移民綠卡申請大量積壓。


2017年9月最新的簽證發放數據顯示,美國國務部正在處理2002年以來華人的就業和家庭移民申請。


“達卡計劃”(DACA)


此外移民政策中心估計,2016年大約25,000名中國年輕人立即有資格獲得“達卡計劃”(DACA)。但截至2017年9月4日,只有740名中國大陸來的年輕人是激活的“達卡”持有者(Active DACA Holder)。


所謂“達卡計劃”是指“幼年來美暫緩遞解計劃”,讓大量非法移民可以合法在美國工作,但符合條件的亞裔申請率并不高,其中華人更少。“達卡計劃”將于今年3月份開始逐步取消。


移民政策中心估計,滯留美國的非法華人移民約為26.8萬,占美國全部非法移民的2%。


華人最愛加州和紐約


中國移民主要集中在加州(31%)和紐約(20%)。2011年至2015年,華人聚集最多的前四位城市是:加州洛杉磯、紐約昆斯(皇后縣)、紐約布魯克林(國王縣)和舊金山。這四個城市的華人占全美華人的四分之一。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5年ACS的統計數據,出生在中國或自認有中國祖先和血統的美國散居華人達到500萬。大約10%的中國移民在家中只講英文,整體移民這一比例為16%。


2016年中國大陸移民的中值年齡為44歲、香港移民為52歲,美國本土出生人士中位年齡為36歲。


67%的華人居民擁有私人醫療保險,高于整體外國出生的人口比例。同時擁有公共醫療保險的華人比例和整體移民比例相當。


盡管2015年至2016年匯款流入略有下降,但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二大匯款接收國,僅次于印度。


2016年通過正式渠道的匯款額達到610億美元


美國的兩次華人移民潮


中國移民到美國分兩個階段。19世紀中葉和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現在。在中國移民涌入美國的兩次浪潮中,第一次是19世紀中葉以男性體力勞動者為主,這批中國移民抵達美國西海岸從事農業、采礦、道路建設和其它低技術工作


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嚴重限制了之后的中國工人的移民,并阻止中國居民獲得美國公民身份。盡管1943年美國廢除了這項法律,但由于對非歐洲移民的限制,使得當時很少有中國大陸人能夠移民美國。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和中國重大的政策變化開啟了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新篇章。


這些變化包括1965年美國《移民法》為非歐洲移民重新打開了移民通道,并且為技術工人提供臨時工作簽證計劃;1978年中國政府放松了移民管制;1979年美中關系正常化。


這一系列變化使得1980年至1990年十年間,中國大陸來美的移民人數幾乎翻了一番,增長至536,000,2000年增至989,000,2016年更達到210萬


另外香港居民移居美國的浪潮始于20世紀60年代,到2016年這部分移民人數增長到212,000,占在美中國移民的9%。

(文章內容源自網絡,我們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