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奇怪:錢存銀行,得那么點兒可憐的利息,他不糾結,覺得理所應當;錢拿去炒股、投資,虧得血本無歸,他也不糾結,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把辛苦攢了一輩子的錢留給醫院,他也不糾結,覺得是人生必然!唯有到買保險,就百般糾結,百般算計。其實哪有那么復雜,就是雪中送炭,雨中送傘而已!
保險就是以法律合同的形式,確保讓你在未來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筆可知的金錢!你的錢永遠都屬于你,而且保值增值。拿出您今天收入的10%,保住你90%的錢。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一個人無論多有本事,意外和疾病都是無法預料和難以控制的;一旦人生發生了風險,不但無法賺錢,而且還要把所有的積蓄花光,只有擁有人壽保險,把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才能保住錢財甚至生命。人壽保險是你斷炊時的糧食,干渴時的泉水,雨天送傘的真誠朋友。
你再有能力,可以掌控一個企業,但疾病和意外是無法掌控,生命價值與職級高低無關,與學歷無關,一件衣服的價值發票可以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不好估量,但可以通過保單的總額來衡量,假如災難在一瞬間不幸來臨,你會想到什么,你又能做什么?你會想如果時間倒流,我會拿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如果時間倒流,我會陪著孩子出去旅游,如果時間倒流,我會買一份高保額的保險,即使我不在了,理賠金也能讓我的家人生活的更好。如果......
都說生命是無價的,但現實是,很多事情都要用錢來解決,同一場意外事故,兩個人同時身亡,一個給家人留下200萬保險理賠金,一個給家人留下了房貸、車貸等各種名目的一堆債務,你說,哪個家庭更好過一些?
保險保的不是自己,而是您的家人
保險是一種責任,是責任就的提前準備,也是一種愛和責任的延續,保險不是為死去的人準備的,是為活著的人準備的,千萬別讓自己走的“太便宜了”! 在不幸發生的家庭里,沒有保險的家庭因不幸的發生,不但遭遇失去親人的痛苦,還喪失了經濟來源;而有保險的家庭,盡管也遭遇失去親人的痛苦,但卻不會因此雪上加霜,因為有保險金可以緩沖經濟的壓力......
保險是您車上的備胎,家里的防盜門工廠里的滅火器,寧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一次大的不幸來臨,可以造成家庭財務計劃延遲數十年,甚至立刻終止,它不但消耗家庭資產,更可怕的是,它還會帶走家庭支柱未實現的價值。如果提前買了保險,能夠給家人留下一筆可觀的生存金,其實相當于將自己來不及實現的生命價值提前兌現。
買保險就是為了對家人的愛與責任
人生是一連串的未知和不確定,有多少人能夠妥善地分析人身損失風險,作好保險規劃呢?生命中最大的奧秘就在于人的壽命,誰能肯定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好一切?不過有一個花錢買時間的好方法,就是投保人壽保險,保險不是必須品,而是生活的必備品,轉移人生風險的工具,更是愛心和責任的體現,人壽保險不是花錢,而是存錢,讓你的人生更有價值。
一個真正懂得照顧家人的父親,必須提供家人萬一在失去家庭經濟支柱的時候,可以擁有足夠的財務安全,每個人一生當中可能都要面對生、老、病、死、殘、醫的威脅,如果能夠在事前做好保險的規劃,就可以免于這些突發事件帶給個人或家庭的財務危機。其實在300多年前,保障我們生活的金融工具——保險就已經出現。保險是一種既保值又具有保障功能的存錢方式。保險不會改變你的生活,卻可以防止你的生活被改變。
醫療保險在美國一直是熱門話題,也是歷次大選的主打議題之一。美國雖然尚未實行全民醫療保險制度,但九成以上的民眾都有醫保。去年國會通過了一個新法“意外醫療帳單”(Surprise medical bills),禁止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向病人額外收取醫療費用,該法將于2022年生效。為此,聯邦行政部門最近發布了實施細則以規范新法的執行。
目前美國人參與的醫保大致分為3種:
1. 由政府直接為65歲以上、殘障人士以及低收入民眾投保
稱為醫療照顧(Medicare)以及醫療輔助 (Medicaid)計劃,此兩項計劃自1965年起實施,可以說是由政府主導的老人“全民”醫療保險制度。參加醫療照顧的民眾月費是144.6美元,而提供給低收入者的醫療輔助則是免費的。
2. 由雇主為員工投保
這是醫保的主力,2020年約54.4%的醫保來自這一塊。據凱澤家族基金會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統計,2019年由雇主提供的保險,員工單身平均每月保費599美元(雇員付103美元,其余由雇主支付)。
3. 個人投保
大部分自營業主以及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參加政府及雇主醫保的人,會直接向醫療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當然費用會貴得多。
自從奧巴馬醫保法案通過后,低收入民眾直接向保險公司購買醫保時可以得到政府補助。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所屬醫療照顧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的統計,2019年全美民眾通過政府網站購買醫保的共有1144萬余人,其中39個州的841萬民眾通過聯邦政府網站購買,其余300余萬人通過州政府網站購買。
通過聯邦政府網站購買的人,單身平均保費每月612美元,其中87%的人因為收入較低,在得到政府補貼后,每月保費平均為87美元。
按規定,無論民眾參加哪一種醫保,政府的,雇主的以及個人直接購買的,都必須選定一家醫療保險公司,所有醫療費用及賬單由該公司負責審核。
按通行的醫保慣例,民眾看病必須根據醫保公司的規定,到該公司網絡內的醫院或醫生診所看病,如果到網絡外醫院及診所看病,則會增加醫療費用。
一般來說,病人在看病前都會確認去看的醫生在網絡內,這樣就不會被額外收費。但有些時候,涉及一些復雜的病癥,往往主治醫生會請來一些專科醫生會診,而這些專科醫生中可能有一些不是網絡內的醫生,而病人卻不知情。
這樣的話,病人在收到賬單時,就會吃驚地發現費用怎么這么貴?這就是所謂的“意外醫療賬單”。
此外,在急診時,病人往往選擇就近醫治,而附近的醫院也許不在保險公司的網絡內,因此也會收到比網絡內醫院更貴的賬單;而在動大的手術時,也會出現加入手術的醫生不在保險公司網絡內的情況,這樣收費也會大大增加。
意外醫療帳單往往令病患措手不及,也讓病患面臨財務重壓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壓力,一直是民眾抱怨的話題。
為此,國會在2020年通過了新的法律,禁止意外醫療收費。聯邦政府不久前通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勞工部、財政部以及人事管理辦公室發布了與禁止意外賬單相關的實施規則。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哈維·貝西拉(Xavier Becerra)在規則公布時說:“任何患者都不該因為害怕意外收費而放棄護理”,“醫療保險應該讓患者放心,他們不會負擔意外的費用。拜登-哈里斯政府致力于確保透明和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有了這項規則,美國人將得到不會出現意外(收費)的保障。”
從2022年開始,禁止意外醫療帳單新法實施后,民眾如果因為生病而不得不到保險公司網絡外的醫院看急診,將不必擔心收到數目驚人的帳單;病患也將獲得法律保障,不會因為在保險公司網絡內醫院接受網絡外醫師開刀或診療而收到意外的天價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