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精品午夜久久影视,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一级片A片

一位中產爸爸的怒吼:沒人告訴家長,教育是用來社會分層的!
1585閱讀0評論美國生活

一位中產爸爸的怒吼:沒人告訴家長,教育是用來社會分層的!

這是一篇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教育演講的文字整理。演講者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四年級小學生的爸爸。

他演講的題目是:《教育,我們這一代父母的迷茫》。

他以一名中產階級家長的身份,闡述了當前教育改革家長的迷茫與困惑。

語言很犀利,未必代表主旋律,但是他的困惑和吶喊或許能代表當下很多家長的心聲。

演講者,儲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我是演說家》全國冠軍。演講內容如下:

1

剛剛主持人說心理教育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一聽我就渾身發麻。

你們知道嗎?

因為這些年教育改革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好重要,這個特別重要,然后我們來加一門考試吧。

體育好重要,我們來考體育;

美術好重要,我們來考美術;

現在生命教育也很重要,你想干什么?

你們覺得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你們孩子的負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我們教育改革講了半天,怎么孩子越來越累了?

因為哪個重要就要考哪個。

我真的覺得好害怕,孩子老讀書,不搞體育,我們就來考體育;孩子老讀書,沒有時間學音樂,我們就來考音樂……

來吧,讓我們用考試的方法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

2

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個中國家長能那么失敗。

比如我們剛才講自信,我怎么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夠自信啊,我孩子小學四年級拿他的數學題給我做,我不會做呀。

我最后只有發出非常虛弱的聲音:

“爸爸是個文科生,找你媽去,你媽是理科生。”

我把題目輔導完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要教價值觀。

我們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改革喊了這么多年,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負擔越來越重,社會的焦慮越來越明顯。

可是我們看看今天所講的這一切東西跟10年前講的有任何變化嗎?

沒有任何變化。

那我想問一下,那我們的教育改革到底做了什么?

改革成不成功不要問設計者,要問我們這些實際改革的承擔者。

我自己作為一個家長,一聽到教育改革,我就哆嗦:

又要收錢了是吧?

又要考試了是吧?

你們又想怎么樣?

3:00孩子放學,我5:30下班,中間這兩個半小時誰來解決?

上重點高中的名額就那么幾個,人人都要考大學,985、211就這么幾個。

我告訴他這不重要嗎?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分數不重要?

作為一個家長我說不出口。

我們知道這個時代如何懲罰成績不好的人,不要拿小概率的事件忽悠我們。

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你上不了好大學意味著什么?

如果成績不重要,北大老師的孩子就別上北大附中,就別上北大附小,把名額讓給我們這些在意成績的人好不好?

你們發現沒有,清華北大都有自己的幼兒園,附小附中,上的不亦樂乎。

然后告訴我們:“你們這些家長要保持淡定!”

你逗我呢?我能相信你嗎?

我都比你差這么多了,我的孩子比你差這么多?我們靠什么?那不得靠玩命嗎。

教育對于我們這些中等家庭而言,不就是通關嗎?

什么教育是成長啊,成長的前提是你要有機會成長啊。

為什么海淀區競爭這么激烈,因為那樣全中國最多的考二代在哪里。

考二代為什么會那么累?

因為所有的考一代都知道:考試是硬道理!

3

我再問問大家,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他們會告訴你,教育的第一大目的是:“幫助學生成長”;

但是有沒有人告訴你:在任何一個國家里,教育都是用來實現社會分層的。

相比于資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關系……通過考試來劃分人的階層是最合理的事情。

東方國家的考試是干什么用的?不是田園牧歌,為了幫助你成長,不!不!不!

考試是為了決定你畢業以后掙1萬塊錢?5000塊錢?3000塊錢?還是到勞動力市場去打零工?教育是干這個的。

所有教育專家講的所有的夢想,作為一個家長告訴你們,對我一點用都沒有。

我知道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會面臨什么樣的結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如果考不上重點大學會面臨什么結果?

在我承受這么重大的壓力之下,你跟我講情懷,我怎么能夠接受?我怎么可以接受?

4

教育越來越公平了嗎?

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我知道我們重點高校里的農村孩子越來越少,減負真的讓孩子更輕松了嗎?

不對的,減負的結果就是軍備競賽。

我的孩子在學四五年級的知識;他的同學已經在學初中二年級的知識了。

我的孩子上8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他的同學上20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

我的小學是無憂無慮玩過來的。現在我的孩子每天放學非常自覺的上輔導班,寫作業,為成績焦頭爛額,這就是減負的結果嗎?

在出口有限的情況之下,壓縮了公立教育的時間,減輕了孩子在學校里的負擔,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大家要掏錢在校外去買。

為什么現在農村孩子競爭劣勢越來越大了?買不起、買不到啊。

我今天不是以一個教育從業者的人員跟大家講這段話,我是一個家長的名義講這段話。

因為我坐在下面聽了那么多的教育理念里面,我覺得怎么跟我身邊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關系。

孩子變得更快樂了嗎?父母變得更輕松了嗎?

素質教育除了增加了考試,還增加了什么?

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為什么沒有人面對真相呢?

5

我非常困惑,我的孩子才四年級,還沒有到初中高中,我的萬里長征才是第一步,我的精神狀態就已經有些恍惚了。

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

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讓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

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不是把太多的東西轉嫁到了父母身上?

你看,我們要懂輔導功課,我們要有時間接送孩子,我們還要陪孩子共同成長享受歡樂,我得多有錢才行。

我問問大家,設想一個每天工作10個小時的人(這是北京的常態),每天工作10個小時,每個月的房租或者是按揭占到他工資的40%左右,他還有父母要養,他還有孩子要養,他每天在通勤車上,在地鐵上的公交車上……

我問問你,對這樣的人,我們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

所以這樣的人群只有一個結果:不生孩子了。

我們的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生不起了。

6

中國的教育改革到今天為止,如果沒有勇氣反思這10年來對家長造成的壓力,如果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在真正學校課堂中發生的事情。

那么我們的教育連最基本的誠意都沒有,談什么改革。

我寧愿我的孩子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時代;

我寧愿我的孩子回到我那個時候的教育;

因為在我那個時代的教育,起碼大家不是拼家里的錢,而是拼誰聰明,誰在課堂的學習效率高。

在我那個時代,起碼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還有時間踢足球,踢足球還不用考試!

我那個時候跳繩是因為我喜歡,而不是因為今天要達到北京市的標準。

這個標準不好達到啊,連跳繩我都得送孩子上個輔導班才行!

我希望,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給普通的家庭,給普通的孩子更多的機會,實實在在的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謝謝大家!

當你讀完這篇文章時,希望你可以將它傳揚出去,傳播一些積極正面的信息,讓世間多一點愛。

家住美國
2021-03-10 發布
期待您的精彩評論~
生前信托概要

生前信托概要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生前信托(Living Trust),并且也知道一些關于生前信托的細節。但是生前信托有多項的內容與條款,而每一個內容與條款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設立的,含有不同的意義與用途。筆者希望讀者們能夠從整體上了解一下生前信托。在這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探討。首先是為什么要設立生前信托呢?其次是解釋一個有關生前信托的重要環節。

〈一〉生前信托的目的

與許多朋友談論生前信托時,筆者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概念上的錯誤,那就是,很多人認為生前信托(Living Trust)是用來節省遺產稅(Estate Tax)的。這樣想其實是不正確的。生前信托的真正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來避免遺產認證的法律手續(EstateProbate)。

何謂遺產認證呢?

當一個人去世后,他或她的遺產將依照他或她的遺囑,按照法律程序來分派。整個法律程序就是遺產認證。遺產認證的過程時間長短根據遺產的復雜程度,受益人的數量,及遺囑的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遺產簡單的,認證的過程就會短,遺產復雜的,認證的過程就會長。總括來講,普通的認證程序需要一至兩個月,而復雜的則需要六至九個月,甚至會更長。

同時,時間長了,費用就會多了,可以達到遺產總額的4%~5%。這里要解釋的是遺產總額這個概念。遺產總額不是遺產淨值(Net Value)而是毛值(Gross Value)。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遺產是一棟房子,它的市場價值是$1,000,000,并且這個房子有$800,000的貸款,那么房子的淨值應該是$200,000。認證費用是根據毛值$1,000,000來計算而不是淨值$200,000。所以遺產認證既費時又費錢。

通常避免遺產認證的方法是設立生前信托。

另外,筆者要指出的一點是,即使死者有了生前信托,沒有放在生前信托里的遺產是仍然需要認證的。為了生活上的方便,我們普遍不會把銀行的帳戶放在生前信托里。

對一對夫婦來說,這些帳戶通常是夫婦聯合帳戶(Joint Account)。當夫婦其中一人去世后,生存配偶就會自動繼承這些聯合銀行帳戶。所以,這些帳戶是可以避免遺產認證的。

但是,如果很不幸夫婦倆人同時去世的話,這些聯合帳戶是仍然需要認證的。為了避免對這些帳戶認證,夫婦倆人可以指定一個死亡兌現人(Pay Upon Death)來免除認證的程序。如果僅僅是為了免除認證手續的話,我們提議不要把孩子的名字放在聯合帳戶上,但我們提議指定孩子為死亡兌現人。

〈二〉生前信托的用法

生前信托雖然不可以用來節省遺產稅,但是生前信托可以用來保存死者的個人遺產免稅額(Life Time Exemption)。

為什么這樣講呢?當夫婦兩人的任何一人去世時,因為沒有設立生前信托,并且遺囑一般會指定由生存配偶來繼承全部遺產。這樣是不需要付遺產稅的,因為由生存配偶繼承的遺產是100%免遺產稅的(Spousal Exemption)。但是死者的個人遺產免稅額也同時犧牲了。

如何保存死者的個人遺產免稅額呢?

傳統的做法是當夫婦其中一人去世時,生前信托的條款會首先將死者的遺產放進一個免稅額信托(Exemption Trust)內,亦稱"B-Trust"。放進"B-Trust"的遺產數量以個人遺產免稅額為最高限度。超過的部份轉到生存配偶名下。

這樣做,一來保存了死者的個人遺產免稅額,二來全部遺產免稅。放進"B-Trust"的遺產一般由生存配偶作為受托人(Trustee)。

同時,"B-Trust"產生的利潤亦會由生存配偶擁有,當然生存配偶需要支付利潤的所得稅(Income Tax)。當生存配偶去世時,"B-Trust"內的遺產按生前信托的條款分派。

不需要認證,又不需要付遺產稅。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受托人(Trustee)不一定是生存配偶,可以是任何人,同時"B-Trust"的利潤可以歸任何人所有。

當然,沒有任何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夫婦兩人的財產不多,當其中一個去世時,如果生前信托指定把屬于死者的財產放到"B-Trust"里,生存配偶有可能不夠資金安渡晚年。這點不可不防。另外,要是夫婦兩人的財產不多也不復雜,生前信托可能是不需要的,但是遺囑是需要的。

此外,最新的IRS規定,允許在第一方去世后,申報遺產稅的時候選擇是否把未使用的遺產稅免稅額轉移到生存配額,所以即使第一方去世時沒有遺產稅,也必須要申報。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生存配偶繼承遺產可以全部免稅的規定是生存配偶必須是美國公民。如果不是美國公民的話,生存配偶所繼承的財產只可以有$159000 (2021年)的免稅額。如果生存配偶是永久居民的話(Green Card Holder),他或她可以把繼承的財產暫時寄存在一個準公民信托(Qualified Domestic Trust)里,到了他或她成為公民時才拿出來,便可以全部免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