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租房市場或將迎來重大變革。一項由州議員蒂娜·麥金諾(Tina McKinnor)提出的法案正引發全城熱議——若獲通過,從2026年1月1日起,所有新簽住宅租賃合同必須配備正常運作的爐灶和冰箱。這意味著未來租客搬進新居時,再也不用為缺少基本生活設備而焦頭爛額。
好萊塢居民丹·阿科斯塔(Dan Acosta)的遭遇頗具代表性:"2019年我們租下那間超棒的公寓,卻被告知沒有冰箱。最后只能在Craigslist淘了個二手貨。"另一位租客阿德里安·格拉納達(Adrian Granada)更慘:"剛搬進去發現連爐子都沒有,咬牙花了700多美元淘了個二手貨,這相當于半個月房租!"
現行加州法律對租賃住宅的家電配置未作強制要求,導致"空殼交房"現象普遍。播客主持人莎拉·弗雷澤(Sarah Fraser)在節目中無奈調侃:"中介帶我們看房時說'冰箱得自己買,搬走時還得帶走',當時我們都震驚了——這在別的州簡直難以想象。"
麥金諾議員直指問題核心:"能用爐灶做飯、用冰箱保鮮,這是現代生活的基本需求,不是奢侈享受。"她表示,許多年輕人和低收入群體在簽約后突然面臨額外開支,加劇經濟壓力。該法案旨在通過立法建立"居住尊嚴"底線,確保租客能"開箱即用"基本生活設備。
目前該提案已進入立法審議階段,若獲通過,將適用于2026年起所有新簽住宅租賃合同。房地產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可能推動房東提高租金,但長期來看有助于規范租賃市場。支持者認為,明確設備配置標準能減少租客與房東的糾紛,讓加州租房體驗更趨人性化。未來,新移民和年輕租客或許能帶著行李直接入住。?
根據Bankrate最新發布的《住房可負擔性研究報告》,2025年想要在全美購買一套“普通住房”,家庭年收入至少需要達到117,000美元。這一數字相較于2020年暴漲了近50%,顯示出美國住房市場日益嚴峻的挑戰。
在疫情前的2020年,全美僅有6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需要六位數年收入才能負擔起購房費用。然而,時至今日,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超過30個州,顯示出住房可負擔性問題的廣泛性和嚴重性。
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包括房價的持續飆升、貸款利率維持在高位,以及財產稅與房屋保險成本的增長。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難以承受購房的經濟壓力。
Bankrate高級經濟分析師對此表示:“我們無法確定當前緊張的市場何時會緩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各地的房價和供應差異很大,買家需要更多的耐心與靈活性。”為了估算全國每月的房貸支出,Bankrate結合了Redfin的全美中位房價數據、保險公司Quadrant的房屋保險數據,以及ATTOM的地產稅數據。
在房價原本就高昂的州,購房門檻更是令人咋舌。以加州為例,想要購買一套中位數價格的房子,家庭年收入需高達213,447美元。這一數字不僅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反映了加州住房市場的獨特挑戰。
總體而言,Bankrate的《住房可負擔性研究報告》揭示了美國住房市場面臨的嚴峻問題,也為未來的購房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在房價持續上漲、貸款利率高企的背景下,購房者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和購房需求,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挑戰。
全美買房最燒錢的前5個州
1. 華盛頓特區:$240,009
2. 夏威夷州:$235,638
3. 加州:$213,447
4. 馬薩諸塞州:$174,392
5. 科羅拉多州:$168,643
在過去幾年中,像猶他州、蒙大拿州、懷俄明州、緬因州和田納西州這樣的州,所需收入也上漲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