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意大利移民政策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調整,這些變化對新老移民申請人的生活與發展產生了諸多影響。了解這些政策變動,對于計劃移民意大利或已在意大利生活的移民群體而言至關重要。
意大利移民政策近年重大調整內容
勞工相關政策調整
2025 年,意大利在勞工移民政策方面動作頻繁。政府計劃引入 18.1 萬名外籍勞工,并且新增了 1 萬名護工及家政服務配額,以滿足國內相關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在申請時間上,季節性工人的申請時間調整為 2 月(針對夏季工作需求)和 10 月(針對冬季工作需求) 。
同時,對雇主的要求更加嚴格。若雇主在過去三年內未給移民簽署居留合同,將沒有資格為外國勞工申請工作居留。而且每位雇主最多只能提交三份招聘外籍勞工的申請,以此遏制非法勞工行為,打擊黑手黨對移民勞工的掌控。另外,此前飽受詬病的 “點擊日” 制度被廢除,新政策旨在建立更為精準的系統,更好地匹配各行業的勞動力需求。
對于遭遇暴力、虐待或勞動剝削的外籍勞工,警察局可直接為其及家屬發放 6 - 12 個月的臨時居留許可,并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涉事雇主將面臨驅逐出境等嚴厲處罰。
投資移民政策優化
在投資移民領域,意大利的黃金簽證政策廣為人知。為吸引更多外國資本,政府對該政策進行了調整。一方面,投資門檻有所變動,最低投資額從 25 萬歐元提高至 30 萬歐元;另一方面,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除了傳統投資方式,還允許投資者以房地產投資、創新企業投資等形式滿足要求。在購房移民方面,最低購房金額要求維持在 30 萬歐元,但鼓勵投資者選擇非熱門城市購房,以此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永久居留與入籍政策調整
永久居留政策變得更加寬松。在意大利合法居住滿五年且滿足居住時間要求(累計離境不超過 10 個月)的移民,可申請長期居留。入籍政策也有新動向,意大利憲法法院近期通過公投提案,擬將入籍居住要求從 10 年縮短至 5 年,不過需滿足合法居留且通過 B1 語言考試。若 2025 年公投通過,意大利將成為歐盟入籍門檻較低的國家之一。
此外,在家庭團聚方面,取消了此前對家庭團聚申請人居住年限的限制,允許申請人在意大利連續居住兩年后即可提出申請。
政策調整對新移民申請人的影響
機遇
工作機會增多:新的勞工配額增加,特別是護工及家政服務等領域,為新移民申請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選擇。例如,對于具備護理專業背景或有家政服務經驗的新移民來說,能夠更容易找到與自身技能匹配的工作,獲得工作居留許可。
投資選擇多元化:投資移民政策的優化,使新移民在投資方式上有了更多選擇。如想從事房地產投資的移民,可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發展規劃,選擇熱門城市房產獲取穩定增值回報,或響應政府號召投資非熱門城市房產,享受政策優惠的同時助力當地發展。對于有創新項目的新移民,投資創新企業也成為獲得移民身份的可行途徑。
入籍門檻降低預期:若入籍居住時間縮短至 5 年的公投通過,新移民將能更快獲得意大利國籍,享受更多公民權益,如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增強在意大利的歸屬感和融入感。
挑戰
雇主資質審查嚴格:新移民在求職時需更加謹慎審核雇主資質,因為雇主若不符合相關要求,如三年內未簽合法合同,將無法為新移民申請工作居留,這可能導致新移民求職過程中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投資成本上升:投資移民最低投資額提高,意味著新移民需準備更多資金用于投資,增加了經濟壓力。對于資金不太充裕的申請人而言,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移民計劃或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投資。
申請流程變化適應難:像季節性工人申請時間調整、“點擊日” 制度取消后新的精準匹配勞動力需求系統,都需要新移民申請人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適應新的申請流程和規則,增加了申請難度和復雜性。
政策調整對老移民申請人的影響
積極影響
勞工權益保障增強:老移民若從事勞工工作,新政策對勞工權益的保護升級,如遭遇勞動剝削等情況能獲得臨時居留許可和法律援助,這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減少了遭受不公正待遇的風險。
永久居留與入籍更便捷:已經在意大利居住一定年限的老移民,永久居留政策的寬松以及入籍政策可能的調整,讓他們更有機會獲得長期居留權或意大利國籍。比如原本接近居住滿 5 年但因離境時間稍超規定而擔心無法申請永久居留的老移民,現在政策調整后可能符合申請條件。對于入籍而言,若公投通過,老移民能更快實現入籍目標。
家庭團聚便利化:取消家庭團聚申請人居住年限限制,對于有家庭成員在海外想要團聚的老移民來說,能更快地將家人接到意大利一起生活,增進家庭幸福。
消極影響
稅收政策變化:非歐盟移民的稅收政策有所收緊,若配偶或子女居住海外,可能無法享受家庭津貼及個稅優惠,經濟負擔可能增加。例如一些老移民家庭,配偶在原國籍國照顧長輩,原本享受的稅收減免因政策變化而取消,導致家庭財務支出增加。
續簽等待時間長:部分城市居留續簽等待時間長達 1 年半,這期間老移民在工作、醫療、旅行等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比如在續簽等待期間,老移民可能無法正常更換工作,就醫時可能面臨手續繁瑣問題,出國旅行也會擔心因居留續簽問題而受阻。
意大利移民政策的調整為新老移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機遇與挑戰。無論是新移民申請人還是老移民,都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根據自身情況及時調整規劃,以更好地適應意大利的生活與發展。
在申請美國移民綠卡的復雜旅程中,“優先日期” 是一個頻繁出現且至關重要的概念。它貫穿于整個綠卡申請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申請人獲得綠卡的時間節點。
優先日期的定義
優先日期,簡言之,是申請人提交移民申請并被移民局受理的日期,這一日期被印在移民局發出的申請收據(I-797)的左上方,如同一個 “取號日期”,成為申請人在移民排期隊列中的順序標識。
不同類別的移民申請,其優先日期的確定方式有所不同。對于親屬移民案件(美國公民為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提出的申請除外),優先日期就是 I-130 移民申請提交的日期。若移民申請未獲批準而重新提交申請,排隊日期則以重新申請的日期重新計算。例如,永久居民為其未婚子女提交 I-130 申請,該申請的提交日期即為優先日期;但如果后續該子女的婚姻狀況發生變化,從未婚變為已婚,其優先日期可能會失效。
在職業移民領域,優先日期的確定更為復雜。需要先申請勞工紙才能提出移民申請的,優先日期為勞工紙申請的日期,即勞工部給出的收據上的日期;而不需要通過勞工紙申請的移民案件,則以向移民局直接提出 I-140 移民申請的日期為優先日期。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優先、第二優先和第三優先的移民申請,若重新提出申請,可沿用前一次未成功申請的優先日期,并且這三類優先的優先日期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轉換。比如,申請人原本提交了 EB-2 類別的申請,獲得了一個優先日期,之后因自身情況變化,改為提交 EB-1 類別的申請,那么在符合條件時,新申請的排期仍可沿用之前 EB-2 申請的優先日期,從而使申請人有機會更早地申請調整身份獲取綠卡。
優先日期在綠卡申請中的關鍵作用
美國移民法對每年各國移民來美的人數設有嚴格的名額限制,這就導致申請移民的外國人在本國移民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后,必須排隊等待名額,而優先日期正是決定申請人排隊順序的核心要素。
美國國務院每月會公布簽證排期表,其中包含兩個關鍵表格:表 A(最終裁定日排期表 Final Action Date)和表 B(遞交申請日排期表 Dates for Filing)。表 A 決定了美國簽證中心是否可以對申請人的移民申請進行最終審核,直白來講,就是當表 A 的日期超過申請人的優先日期時,意味著綠卡有申請人的份兒了,申請人可以進入移民程序的最后步驟,即參加使領館的簽證面試或在美國提交 I-485(身份調整申請),最終拿到綠卡。例如,申請人的優先日期是 2022 年 8 月 30 日,而當月表 A 顯示的日期為 2022 年 9 月 1 日,那么該申請人就滿足了最終審核的條件。
表 B 則規定了可以遞交 I-485 綠卡申請的最早日期。如果申請人身處美國境內,當表 B 的日期超過其優先日期時,就可以遞交 I-485 申請,但需注意,即便提交了申請,仍要等到表 A 的排期到了之后,才能獲得 I-485 綠卡申請的批準。表 B 對于在美國境內的申請人具有特殊意義,雖然不能立刻拿到綠卡,但提交申請后,申請人可以申請工卡(EAD 卡)或者返美證(AP),大大增加了在美就業和出入境的靈活性。例如,一位持有工作簽證的申請人,其優先日期符合表 B 的要求后,提交 I-485 申請,同時申請工卡,在等待綠卡批準期間,若對當前工作不滿意,可憑借工卡更換工作。
只有當申請人的優先日期早于或等于簽證排期表中的 “截止日期”(表 A 或表 B 根據不同情況而定)時,申請人才有資格進一步推進綠卡申請流程。若優先日期未到,即便綠卡申請在其他方面已獲得批準,申請人也無法獲得綠卡,只能繼續排隊等待。例如,在職業移民的 EB-3 類別中,由于申請人數眾多,名額有限,許多申請人需要等待數年甚至更長時間,其優先日期的早晚直接影響著等待時間的長短。
優先日期對不同移民類別的影響實例
親屬移民方面
以美國公民為其成年未婚子女申請綠卡(F1 類別)為例,若申請人數較多,優先日期的先后順序就決定了申請人等待綠卡的時間。假設 2024 年 1 月提交申請的申請人,其優先日期排在較后,而 2023 年 8 月提交申請的申請人優先日期靠前。在每月公布的簽證排期表中,優先日期早的申請人會先符合排期要求,進入下一步申請流程,而較晚提交申請的申請人則需繼續等待。
對于永久居民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請綠卡(F2A 類別),雖然在某些時期可能有名額無需排期,但一旦申請人數超過配額,優先日期同樣會發揮作用。比如,在某一時間段內,由于政策變化等原因,大量永久居民為家屬申請綠卡,導致名額緊張,此時優先日期早的申請人將優先獲得綠卡名額。
職業移民方面
在 EB-1(杰出類工作人員)類別中,雖然該類別相對其他職業移民類別名額較多且排期較短,但當申請人數超過配額時,優先日期也至關重要。例如,一位在科研領域有杰出成就的申請人,于 2023 年 10 月提交 I-140 申請,獲得了優先日期。若后續該類別申請人數激增,排期出現,那么他的優先日期將決定他何時可以遞交 I-485 申請,進而獲得綠卡。
再看 EB-2(擁有高級學位或特殊能力人員)和 EB-3(技術工人、專業人士和其他工人)類別,由于這兩個類別申請人數眾多,尤其是來自某些特定國家的申請人,排期現象較為普遍。許多申請人可能需要等待數年甚至十年以上才能獲得綠卡。在這種情況下,優先日期成為他們能否盡快獲得綠卡的關鍵因素。早提交申請、獲得較早優先日期的申請人,將在漫長的排期等待中占據優勢。例如,一位中國籍的 EB-2 申請人,在 2020 年提交申請,獲得了較早的優先日期,相比 2022 年才提交申請的同類別申請人,他將更早滿足排期要求,有機會更快獲得綠卡。
優先日期是美國移民綠卡申請中極為關鍵的因素,它如同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申請流程,決定著申請人的排隊順序和獲得綠卡的時間。申請人在規劃移民申請時,務必充分了解優先日期的相關規定和作用,盡早提交申請,以爭取更有利的排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