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準確定義自己是否已經屬于上層中產階級(Upper middle class)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因為這涉及到諸如家庭收入、生活成本、地區差異以及所在地區的經濟狀況、稅收等多個因素。
不但各地的標準不一致,而且這些因素隨時可能發生變化,使作出準確判斷變得更加復雜。此外,有專家指出,在2025年,成為美國上層中產階級的標準可能將變得更高。
那么,在2025年,收入水平需要達到多少,才算邁入了美國上層中產階級的門檻呢?
就全美平均值而言,在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年收入低于5.66萬美元即為低收入家庭;而高收入家庭的年收入超過16.98萬美元。
與此同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最新數據,在2024年,全美國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5580美元。通常來說,中產階級的收入范圍在49715美元至149160美元之間。
而想要躋身上層中產階級,需要至少進入中產階級的前20%。這意味著,若你的家庭收入落在10.6萬美元至15萬美元之間,在美國的大多數城市里,你可能已經屬于上層中產階級了。
然而,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差距巨大,各州的上層中產階級收入門檻也差別很大。例如,在密西西比州,由于家庭收入中位數僅為52985美元,收入達到91841美元的家庭即可歸為上層中產階級;而在馬里蘭州,家庭收入中位數較高,達98461美元,因此上層中產階級的標準就提高至170666美元。
此外,在大都市,尤其是在比如加州等房價較高的地區,進入上層中產階級的門檻也更高。數據顯示,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家庭年收入需要達到159302美元才能被認為屬于上層中產階級,而在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這一數值還會進一步上升。
在2025年,面對持續上漲的物價,尤其是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中產階級家庭可能將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也就是說,如果通貨膨脹持續走高,評判是否跨入上層中產階級的收入標準在2025年也可能將進一步上調。
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富達(Fidelity)投資在去年7至9月期間分析了美國超過2400萬個帳戶,發現約有54萬4000人的退休儲蓄401(K)已達百萬,創下新高;IRA百萬富翁也增加近5%,達到41萬8111人。
富達表示,這些人能夠達到如此水準,是因為在職業生涯初期就開始儲蓄,且多年來持續供款。雖然富達的調查發現有創紀錄的美國人已為退休存下百萬元,但一般人的儲蓄金額要低得多。在所有年齡層中,401(K)帳戶平均余額為13萬2300元,存款最高的年齡層為65至69歲,達到25萬2800元。
2024年樂齡會(AARP)的一項調查發現,在50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20%沒有任何退休儲蓄。
據雅虎財經網站報導,那些退休儲蓄超過百萬的人,往往是在職業生涯早期就開始努力邁向這個目標。隨著時間的積累,即使是小額供款也能發揮大作用,且投資時間越長,就越能享有復利效益。
例如若在25歲開始每月投資420元,而獲得7%的報酬率,那么在65歲退休時,將擁有剛好超過100萬元。艾比(Caroline Eby)是位年過五十的金融工作者,她透露,盡管她的年薪從未超過8萬元,但她是如何逐漸接近100萬元大關的。來自華府的艾比說,她從25歲開始儲蓄,當時她在制造業的年薪是2.2萬元;如果負擔得起,她每年都會將供款提高2%,最高紀錄約12%。
艾比表示,她一直單身、自己養活自己,她為30年前所做的決定感到高興與驕傲;就像每個人都告訴她的,"慢而穩最終才能贏得勝利"。
專家提醒,確保利用雇主提供的匹配(match)福利,并盡量避免提前從401(K)提取資金,以免支付罰款。雅虎財經指出,專家也建議保持多元、均衡的投資組合,并隨年齡調整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