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本周表示,他未改變對有爭議的H-1B簽證項目的立場,并重申美國需要“聰明人”進入境內。這一言論再次引發共和黨內部關于該簽證項目的激烈辯論。
川普周二晚上在海湖莊園說:“我的立場始終如一。我認為美國必須吸引最有能力的人,需要聰明人進入我們的國家。我們需要更多人進來,因為我們將創造前所未有的工作機會。”
H-1B簽證項目允許美國公司雇用外國員工從事特殊職業,尤其在科技行業中廣泛應用。然而,長期以來,該項目因涉嫌被濫用以引入廉價勞動力而備受爭議。一些保守派認為,科技公司利用該項目取代美國本土員工,尤其是以較低薪資引入印度勞動力。
上周,川普任命的政府效率部部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為外國員工對科技公司重要性進行了辯護,使該議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馬斯克在X(原推特)上表示:“我能夠與許多關鍵人物留在美國,共同創建SpaceX、特斯拉以及其他數百家推動美國發展的公司,這都得益于H-1B簽證。”
這一爭論再次揭示了右翼內部在H-1B簽證問題上的分歧。支持者認為該計劃能夠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而批評者則認為其助長了公司引入廉價勞動力的行為。
馬斯克說,H-1B簽證計劃對確保美國公司能夠找到高技能勞動力至關重要,這些勞動力在美國本土勞動力市場中可能難以找到,因此該計劃必須得到擴展。
隨后,馬斯克在X社媒軟件中連著發布數條支持H-1B簽證的推文。
馬斯克將硅谷公司比作職業運動隊,認為需要招募全球頂尖人才才能“贏得冠軍”。他在X社媒賬戶中發文稱,“美國有超級有才華和超級積極性的工程師人數太少了。”
“優秀工程師短缺是限制硅谷發展的根本因素。美國科技公司目前需要已有的頂尖工程師人才的2倍,才能取得勝利。為了讓美國繼續在國際舞臺上取得成功,通過合法移民引進0.1%的頂尖工程師至關重要。”
“我之所以能和這么多創造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關鍵人物留在美國,就是因為H-1B簽證。”
眾所周知,馬斯克出生于南非,他當年就是持H-1B簽證從南非前往美國并最終入籍成為美國公民。
拉馬斯瓦米更是公開發文批評了美國“劣根性”,并表示希望美國文化再次優先考慮“努力工作而不是懶惰”。
“美國的文化常常過分推崇‘平庸’而非卓越;我們看重的是畢業舞會的舞后,而非數學奧賽的冠軍;我們崇拜的是運動員,而忽視同班的學霸……這樣的文化環境無法培養出真正出色的工程師。”
“H-1B簽證計劃早已‘嚴重受損’,我們應該更注重精英挑選(而非隨機抽簽)、鼓勵競爭((避免將勞動力限制在單一公司)并且簡化流程。”
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周日表示,H-1B計劃存在明顯濫用現象。“H-1B簽證的濫用已經非常清楚。一些工廠工人的子女找到白領工作,卻被迫培訓那些替代他們的外國員工,這些外國員工壓低了工資。”
川普對H-1B簽證的立場曾在2016年競選期間成為焦點。他承諾打擊該項目的濫用行為,并特別提到一些公司強迫美國員工培訓其廉價替代者的案例。
“我將終止將H-1B作為廉價勞動力計劃的做法,并嚴格要求所有簽證和移民項目必須優先雇用美國工人,沒有例外,”川普曾表示。
2020年,川普政府曾提出一項全面的新規,規定在每年分配的約85,000份H-1B簽證中,優先考慮工資較高的申請人。根據該規則,H-1B簽證申請分為四個工資等級,最高工資級別的申請人將首先獲得簽證配額。若最高級別名額申請完成,則轉至第三級別,依此類推,直到簽證名額用盡。
“簡而言之,H-1B簽證多年來供不應求。國土安全部優先將名額分配給工資相對于其[標準職業分類]代碼和預期就業領域最高的申請人,”規則指出。
然而,拜登政府放棄了這一規則,轉而提出自己的調整方案,使其未能正式實施。
對于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是否會重啟其第一任期內的努力,目前尚未有明確計劃。不過,馬斯克提出建議,應“顯著提高H-1B的最低工資標準,并增加維持簽證的年度費用,使從海外招聘的成本遠高于本地招聘。”
他在周六表示:“我一直明確認為,這個項目已經存在重大問題,迫切需要進行改革。”
同時,川普在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稱H-1B計劃“非常出色”。他說:“我一直支持簽證,這就是我們設立它的原因。”
2025年,美國將實施多項新的旅行規定,影響到國內和國際旅客。參考ABC報導,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主要變化:
從5月7日起,美國國土安全部將在機場和某些聯邦設施強制執行真實身分證(REAL ID)要求。美國民眾需盡早檢查并更新身分證件,以確保符合要求,避免無法登機。
根據國土安全部的說明,國會于2005年通過聯邦《真實身份法案》(Real ID Act),是對911委員會建議的回應,旨在制定駕駛執照等身分證件統一標準。
此前,由于COVID-19疫情,國土安全部多次推遲REAL ID實施。從2025年5月開始,所有旅客需使用符合REAL ID標準的身分證件(或護照等合法替代品),才能搭乘國內航班或進入某些政府設施。
去英國需申請ETA
自2025年1月8日起,前往英國的旅客需要申請電子旅行授權(ETA)。ETA系統旨在讓英國當局提前篩查旅客,減少潛在安全風險并提高邊境效率。
ETA費用約為13美元,并非簽證,也不能取代現有簽證要求。美國旅客可通過英國政府官網或ETA應用程序申請。ETA有效期為兩年,可多次進入英國。
去歐盟需申請ETIAS
歐洲旅行信息與授權系統(ETIAS)預計將于2025年5月正式生效。此前無需簽證前往歐洲的美國護照持有人,現在需要通過ETIAS平臺提前申請授權。
獲得授權后,旅客可在180天內多次進入參與該計劃的國家,短期停留時間通常最多為90天。ETIAS有效期最長為三年,但如果護照到期,則需要重新申請。
雖然ETIAS的申請費用僅約7美元,但可能需要幾天到幾周才能完成審批,因此建議旅客提早安排申請時間。
對航空旅客新保護措施
美國交通部(DOT)于2025年實施新規,要求航空公司在航班取消或其它重大變更后,更方便地為旅客提供退款。根據新規定:
– 如果旅客選擇不乘坐重新預訂的航班,可自動獲得退款;
– 如果行李延誤超過12小時(國際航班為15~30小時)時,旅客有權獲得行李費退款;
– 若付費附加服務(如WiFi)無法使用,旅客可要求退款。
此外,航空公司需提供全天候客戶服務支持,以便旅客隨時聯系。
及時更新護照
為確保旅行順利,建議您提前了解護照有效期規定并及時更新。某些國家規定,如果護照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到期,旅客將被拒絕登機。例如:
– 歐盟多國要求護照在入境時至少有六個月有效期。
– 前往中國、印度等地需確保護照有足夠的空白頁。
專家建議,在護照到期前至少一年開始續簽流程,以免影響旅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