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凈值客戶的資產配置和普通人有很大不同。我們通常建議把資產分成三個籃子。
第一個籃子是保障家庭基本生存的資金。這是極端情況下維持家庭基本盤的關鍵,比如戰爭、災難時。可通過現金存款、無風險政府債券、中長期儲蓄保險來投資。假設家庭一年基本生存資金需 50 萬,預留 20 - 40 年大概 1000 - 2000 萬。這部分投資追求收益能跟上通脹就行,像存款和政府債券收益 2% - 3%,中長期美金儲蓄保險收益 6% - 7%。
第二個籃子是維持當前生活標準的資金。它能承受一定虧損和市場波動,但要相對穩健。可利用股票、債券、基金等傳統投資工具,配置分散的投資組合來獲取與資本市場相當的回報。根據客戶風險偏好,長期平均收益率目標可設為 8% - 10%。比如高凈值家庭年支出 300 萬,考慮投資回報和通脹,20 - 40 年大概需 5000 - 8000 萬。這樣的投資組合能兼顧資金靈活性與穩健收益。
第三個籃子是用于家族階層躍升或實現個人夢想的資金。很多高凈值客戶資產源于公司上市股權,若集中在一家公司股票,風險極大。我們建議先套現足夠資金用于前兩個籃子,剩余股權放第三個籃子。即便這部分虧光,也不影響家庭生活,但有機會讓資產大幅增值。炒房、炒幣起家的高凈值客戶也可如此安排。
此外,高凈值客戶還得關注稅務籌劃、風險保障、財富傳承等。資產量越大、結構越復雜,資產配置和架構設計就越復雜。總之,高凈值客戶的資產配置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謹慎規劃。
交保險,在美國人眼里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甚至,你可以說,保險比吃飯喝水還重要。
在美國,保險不只是應對高昂醫療費的有效手段,更是遠見家庭的投資手段。
最近這幾年,不只是國外的有錢人,一些國內的中高產家庭,也開始盯上了美國人壽保險。
畢竟這幾年,咱國內的金融投資市場實在是太不穩定了,逼得有錢人只能自尋出路。與其在國內框框撞大墻,聰明人寧可嘗試價值度以及投資性都不錯的美國保險。
提前說好,想要深度理解美國保險,就要先拋棄咱們國內“五險一金”的概念,中美保險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為什么大家都買美國保險?
隨著市場發展,美國的人壽保險已經高度成熟,這主要體現在其悠久的歷史、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監管制度以及對消費者權益的嚴格保護上。
看到這些穩定的加分因素,誰能拒絕美國保險呢?
市場十分成熟
美國人壽保險自1762年開始發展,如今經過了260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成熟的運作模式。
作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之一,美國保險的總保費占全球市場的26.80%,顯示出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監管制度全面
美國實行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雙重監管制度,這種體系確保了保險市場的全面覆蓋和嚴格監管。每家保險公司的每個產品都需要通過多個州監管部門的審批。可以說“推出之時即有門檻”。
至于我們擔心的“跑路”問題,美國保險界早已提前做了充足的保障。
各州保險法規定了設立保險公司的法定最低資本和盈余標準,確保保險公司有足夠的財力來兌現其保險承諾。當保險公司財務狀況不達標時,監管機構會及時介入,防止風險擴散。
除了對財務的監管以及風險預測之外,美國保險市場還會對保險公司的商業行為進行監管,確保價格、產品和交易情況的合理公正,維護了市場的良好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權益保護
美國在保險法方面,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較大。當遭遇理賠爭議時,美國法律傾向于保護客戶的利益,確保客戶能夠獲得公正合理的賠償。
美國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也相對嚴格且透明,保險公司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進行理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