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街頭漫步,你大概率會邂逅這樣一群身影:七八十歲的老人,依舊精神抖擻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社工崗位上耐心疏導民眾的是他們,收銀臺邊熟練掃碼結賬的也是他們。
細究數據更令人咋舌,截至 2024 年,美國 55 歲以上人群里,40% 不是在職場拼搏,就是奔波在求職路上;連 70 歲高齡群體,也有 10% 選擇繼續工作。這般 “高齡打工人” 現象背后,藏著諸多門道。
美國退休政策好似一把靈活標尺,60 年代后出生之人,法定退休年齡延至 67 歲。早退,退休金大打折扣;多干幾年,賬戶金額便能水漲船高。身體尚康健的老人們,掐指一算,自然樂意多勞多得,為晚年攢足底氣。
再者,社保退休金設有 “天花板”,多數老人養老收入不相上下。不過,在美國文化里,工作遠不止是謀生手段,更是融入生活的調味劑。往昔忙碌的節奏、攻克難題的成就感,都讓老人們眷戀不舍,退休后重歸職場,只為尋回那份充實。
此外,美國老人極少有 “養兒防老” 的傳統執念,他們獨立慣了,不愿給子女增添絲毫負擔,養老公寓便成了熱門之選。這類公寓收費多元,貼合不同經濟狀況,手頭拮據的老人僅需支付少量房租,剩余部分由政府貼心承擔。
當然,退休生活也并非只有工作這一選項。有的老人徹底拋開工作枷鎖,開啟瀟灑旅程,漫步異國他鄉,打卡絕美風景;或是約上三五老友,在社區公園悠然垂釣、下棋對弈,盡情享受戶外的愜意時光。美國老人的晚年,就像一盒繽紛巧克力,各有各的精彩,生動折射出這個國度獨特的養老文化與生活哲學。
當圣誕的鐘聲即將敲響,有這樣幾個美國小鎮,宛如夢幻的節日仙境。
華盛頓的萊文沃思,仿若巴伐利亞村莊降臨。從西雅圖出發,兩小時車程后,傳統巴伐利亞建筑映入眼簾。高山號角喚醒清晨,周末點燈儀式與繞樹頌歌伴你入眠。超 50 萬游客來此賞燈,與圣誕老人暢聊,品味熱葡萄酒與烤栗子,姜餅廠和胡桃夾子博物館滿是童話氣息。
佛羅里達的圣奧古斯汀,歷史悠久遠超美國建國史。西班牙建筑風格盡顯,圓頂教堂、噴泉與城堡訴說著往昔。冬季的 “燈光之夜” 傳統活動,讓整座城被柔光照亮。
加州的索爾萬小鎮,丹麥風情濃郁。創建于 1911 年,風車屋與艷麗北歐建筑林立。Julefest 活動熱鬧非凡,漫步其中如入童話夢境,12 月可參觀圣誕老人村,還有燭光游行與尋找小精靈的樂趣。
印第安納州的圣誕老人村,以圣誕老人之名閃耀。圣誕商店琳瑯滿目,22 英尺高的圣誕老人雕像矗立。12 月的慶?;顒痈叱钡?,游行、光之國展示等精彩紛呈。
科羅拉多的杜蘭多,西部牛仔風情滿滿。圣誕時 “極地特快” 列車出發,與圣誕老人共賞美景,泡溫泉、滑雪、坐雪橇,歡樂無限。這些小鎮,等你來邂逅不一樣的圣誕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