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精品午夜久久影视,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一级片A片

買美國保險,應該選擇幾年繳費?
8573閱讀0評論保險理財

保額、保費如何設計?

美國保險的設計一定會根據你的性別、年齡,最后通過體檢來決定你的身體狀況和你的保險等級。

對美國人壽保險來講,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審核購買者:

一是身體的健康狀況,通過體檢以及考察過去醫療記錄,來決定你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承保和承保的等級。


二是看財務經濟能力,人壽保險與其他保險有共同的原理,就是所保的標的物要看它的價值。比如說一輛汽車如果值5萬美元,美國一定不會保8萬美元,因為這樣道德風險就會變得非常大,可能會出現故意把汽車毀壞,而去保險公司領取賠償。保險公司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對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那么購買者每年的收入的狀況,就是保險公司衡量提供保額的標準。對一個20歲的人來說,保險公司有可能給的保額是年收入的30倍。30歲-40歲之間,可能會是年收入的25倍。40歲-50歲,可能最多只給年收入的20倍。50歲-60歲可能只給15倍。60歲以上,最多是年收入的10倍。

那有人就問,如果沒有工作,是不是我就不能購買美國保險了?當然不是。這時會看資產情況,如果有1000萬的資產,保險公司可能給出的最大保額就是1000萬。

可以看到,購買美國保險的保額的大小,是根據你的年收入能力,或者資產的規模來決定的。

固定了保額之后,再根據特定的年齡和特定的身體狀況,就能計算出每年需要交多少保費。保費是保險公司建議的價格。

但是美國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指數型保險,是亞洲國家所沒有的,就是下保底上封頂的一類保險。這種保險除了下保底上封頂的獨特特征之外,還有一個特征是靈活,每年要交的保費有非常大的區間。保險公司建議價格基本上相當於中間價格,但它仍有最低保費和最高保費可供選擇。

最低保費是如果我今年經濟狀況比較緊張,或者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則可以選擇繳納最低額度,以保證保單的運營。或者今年的經濟特別寬松,可以交保險公司建議的價格,同時還可以多交大約兩倍的保費。多交的錢相應地會增加保單的現金價值以及保額,還可以縮短交費的期限。

最高保費額度是由美國國稅局規定的。1984年之前,很多比較富裕的美國家庭會把大筆的錢放到保險中,主要的原因是保險有巨大的省稅功能,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穩健的產品,長期回報率大約在7%左右。

后來美國國稅局發現了這個漏洞,1984年之后規定一份保單里每年放錢的最高限度。如果突破了最高限度,那么相應的稅的優惠就會減少一些。這也是為什么內地和香港的保單在美國來說它可能不符合美國關于保險的定義,稅的優惠也會失去的一個主要原因。

保費到底要交多少年?

一份保險的保額、年齡、等級和保費都固定了以后,那么保費到底要交多少年?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至少需要交10-20年。但美國的指數型保險的回報是不確定的,所以它的保費要交多少和交費的年限就變得不確定。

此時,就需要非常仔細地監管這份保單,如果市場回報好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交的時間就會縮短,如果市場長期低迷,這個保單則可能需要交更長的時間。

另外,一份保單里除了保費很重要,它里面還有兩個價值,一個是保額,一個是現金值。

比如說美國保險回報率在7%左右,并不是今年交進去5萬的保費,今年就有3500元的回報。每一份保單里面還有一系列的費用。 

在美國保險里主要有幾部分費用,第一是州政府對保險征收的保證金,第二保險公司也有管理費用和市場營銷費用。扣掉各種費用后,才能去做投資,跟美國的標普指數相連。

基本上要在第10-12年左右,保單的現金值增長才會跟所交的保費持平。10年以后整個現金值的增長會非常快。這部分現金值是自己的錢,可以隨時動用。但是一般建議前10年盡量不要動用,當然排除緊急的情況下使用。如果有多余的錢,還可以再補回來。

最后,舉個例子,45歲的女性,保單的目的獲得退休保障,設計交費15年,16年之后開領取保費。那么保額是300萬,年交保費4萬多,15年總共需要交60多萬的保費。從第16年開始,每年能領退休金10萬,可以一直領到120歲。當然在中間任何年齡過世,領到手里的現金都是沒有稅的,同時按照過世的不同年齡,還有不同的保額可以給到家人。如果按照年回報6.9%計算,大約領取的總的金額可能是繳納保費金額的6-8倍左右。

6-8倍的回報,以及沒有所得稅,這在所以的投資產品里,都是不多見的。

小結:上述內容主要講了美國保險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是根據購買者不同的需要、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年齡,來設計保單。

所以對于一份保險來講,保單只是一個開始,后期對保單的監管和保單的設計,以何種方式領取、如何領取到最大的金額等等,都是有一系列考量的。這就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來做規劃。

家住美國
家住美國編輯于 2024-10-09 發布
期待您的精彩評論~
美國的醫療保險應該怎樣買?本文看明白!

美國的醫療保險分成四大塊:醫險,藥險,牙險,視險。

每個類別可以單獨分開來買。

醫藥保險最貴,基本上是必須買的。

至于剩下三種,隨意,牙醫保險有用,不過對于短期訪問者來說不是必須;

視力保險配鏡是必要的,但許多只有COVER上額頭100刀鏡框以及最常見鏡片,因此國產眼鏡價格就便宜得多;

藥險方面,美國處方藥多價格昂貴,有些美國人越過邊界去加拿大買藥品,就算沒保險,有時候也會比美國擁有保險福利而自己承擔的部分更便宜。

一、在美國為什么要有醫療保險 

當地人不說了,肯定要有保險,不然看一次大病就破產了。

而且對到美國觀光考察的外國人而言,在美國買醫療保險是非常必要的。人在旅途中,可突發急病或發生意外傷害,需及時求醫。當出現重病或者意外事故導致生命危險時,就更加需要得到及時治療。而且所有這些醫療費用都要靠患者自己來承擔。

美國醫療費用非常高昂,如果不提供療保險作保證,大病或者嚴重創傷甚至會讓美國普通家庭處于破產狀態。訪問者醫療保險通常是cover一些醫生診所就醫檢查、住院治療、手術治療和處方藥花費。特別是在出現重大疾患或嚴重外傷時,保險公司能夠承擔絕大部分醫療費用,從而避免了個人在醫療費用上的大量開支。

二、買醫療保險必須知道的術語

1、保險費 Premium

保險費(premium)指受保人定期向保險公司支付的費用,通常是月付。保險費與承保范圍、年齡、健康狀況等相關。受保人人年齡越高,保險費越貴。premium是參加保險后必須繳納的固定支出,每月都要交的。看病后發生了醫療費用,還要考慮額外的各種其它費用,比如deductible、copayment、coinsurance等。一般情況下,只有年度體檢不用額外掏錢,不過保險公司涵蓋的檢查項目并不多,如果家庭醫生開出額外的項目,自己還是要額外掏錢的。

2、自付 Deductible

購買保險之后,就醫時,根據保險合同約定,通常保險投保人要先自行繳納部分醫療費用,然后保險公司再著手報銷之后產生的醫療費用。自費金額稱為自付款(Deductible)。

每個保險計劃所規定的自付款金額各不相同。有的保險計劃無需支付自付額(這種premium會相對高一些)。大部分保險計劃都要求個人自付500美元至5000美元。舉個栗子:一份保險premium為200美元,Deductible為3000美元,這意味著投保人每個月都會向保險公司支付200美元,如果沒有看病的話就會支付;而且每一次看病的話,診所都會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保險公司都會向投保人發出一封(或在線建立賬號進行觀看)的信,表明這次醫療保險公司與診所砍去的費用是多少,你要支付診所的費用是多少,這筆費用記在Deductible上,如果你在這一次看病中支付200的話,那么你再支付2800的費用,保險公司就能開始支付你的費用。

在此你應該注意到有些保險premium似乎非常廉價,但是Deductible卻非常昂貴,那樣實在是病了,自費也非常多;有些保險Deductible并不是簡單一刀切的,例如投保人自付3000美元后、3000-5000內,保險公司就會報銷80%、5000以上100%。因此在購買保險時,Deductible們一定要認真看看,如果你是那種上不封頂的保險,例如自付3000后,總是報銷80%,那么真的得了重病,而你自付20%就會是個驚人的數額。我也看過一份保險,就是自己支付一定數額的(比如3000美元)滿后,報銷80%,自己支付20%,直至20萬,報銷100%。

所以,重要的話說三遍:Deductible的條款多讀幾遍!Deductible的條款多讀幾遍!!Deductible的條款多讀幾遍!!!

除了要交納自付款deductible之外,醫療保險通常還要求個人在每次看病后支付共同保險(coinsurance)和/或定額手續費(copayment)這兩項費用。這是保險公司和受保人分擔醫療費的方式。

3、共同保險 coinsurance

每次使用醫生門診,急診,住院,手術,和處方藥等醫療服務后,受保人需要按照保險合同規定的比例支付一部分醫療費用,稱為共同保險(coinsurance)。通常保險公司和個人的費用分配比例為80/20。即由保險公司支付80%的醫療費用,而個人承擔其余20%的費用。這筆費用不包括另外支付的保險費和自付款的金額。

4、定額手續費(掛號費)copayment 

定額手續費(copayment)系指受保人在每一次觀看普通門診或者購買處方藥時,需要現場繳納的固定費用。比如一次看病門診個人要付20美元、買處方藥要付15美元等。

具體的定額手續費金額,看保險合同。

一般來說copay從20-50美元都有,也有0的。自付款deductible、共同保險coinsurance、和定額手續費copayment是保險中不固定的支出。

您看病越多,這幾筆個人自費的支出就多。如果您身體不錯,一般不常看病,那么這些自費的支出就少。對于那些需經常看病買藥,或者重病需住院手術,醫療費用比較高的情況,醫療保險能有什么幫助呢?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規定個人自費的最高限額。

5、投保人最高應付額 Out-of-pocket limit

在固定期限內,一般為一年,個人自付全部醫療費用的最高限額(排除保險費premium及自付deductible費用),稱為投保人最高應付額(Out-of-pocket Limit)。

在需支付巨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最高應付額可避免個人經濟陷入困境。一般來說,個人支出到達最高限額時保險公司會支付100%。

平價醫療法要求以美國本土居民為服務對象的長期醫療保險計劃,須為保險人每保險年度內個人開支設置上限(out-of-pocket maximum)。

2016年自費支出最高限額是個人最高不超過$6,850美元,家庭最高不超過$13,700美元。長期醫療保險之外的各種醫療保險Out-of-pocket limit不受平價醫療法這些數額的限制。

6、終生最高限額 Life-time maximum ? 

終生最高限額(Life-time maximum)是保險公司在投保人一生的時間內支付的醫療費用的最高數額。

終生最高限額通常在數百萬美元。

保險公司設定終生最高限額來保護公司的利益。

終生限額越高的保險計劃越好,有的醫療保險計劃甚至沒有終生限額。因為許多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的支出很大,可以很快達到終生限額。我們將在進入老年時需要更多的醫療服務,所以要考慮到將來的費用,不能在年輕時將最高限額的醫療費全部花光。

三、美國主要醫療保險類型  

1、按服務收費,先交錢后報銷(Fee for Service) 

這是美國一種傳統的醫療保險,投保人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去任何醫院診所就診。

但是必須先支付所有的醫療費用,然后憑收據去保險公司報銷。

保險公司一般報銷80%的醫療費用,投保人需要自己支付20%的費用。這類醫療保險價格一般比較昂貴。適合喜歡自由,需要更多選擇余地的投保人。

2、管控型醫療保險(Managed Care)

美國私人醫療保險公司大多是管控型醫療保險公司(Managed Care)。

這類保險具有投保人利用一些醫療服務之前如進行醫學檢查、看專科醫生和住院治療時必須征得保險公司的同意,不然保險公司就可拒付醫療費用的特征。

保險公司若認為您所利用的醫療服務在合理范圍之外,將請投保人本人承擔。管控型醫療保險公司還控制醫療服務提供方(醫生醫院等)的醫療行為,防止醫生為了自身利益濫用醫療服務。

管控型的醫療保險有利于降低總體的醫療費用,但可能影響病人及時獲得合理的治療。

目前在美國,主要有四大類管控型醫療保險公司:

健康維護組織(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簡稱 HMO);

優選醫療機構 (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簡稱PPO);

指定醫療服務機構(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EPO);

定點服務組織(Point-of-Service, 簡稱POS) 。

健康維護組織(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

健康維護組織(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是管控型醫療保險計劃中最便宜的類型。

HMO保險計劃的保險費相對比較便宜,病人看病后自付費用的比例也較低。

HMO的缺點是醫生選擇性少。

每個HMO都有自己的醫生和醫院網絡,會員必須在網絡內的醫療保健單位就醫,保險公司才會報銷相關的費用,急診情況除外。如果投保人在HMO指定網絡外的醫院或診所就醫,則必須自費支付所有的費用。

成為HMO會員后,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指定一位醫生作為您的健保醫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

PCP醫生通常是家庭醫生、內科醫生、或兒科醫生等。病人每次看病,必須首先去指定的醫生處就診。

優點是健保醫生比較熟悉投保人整體健康狀況。缺點是,病人必須通過健保醫生轉診(refer)才可以去看專科醫生或住院治療,有時候這會延誤治療時間。HMO適合需要經濟實惠的健康保險的投保人。

優選醫療機構保險(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PPO)

優選醫療機構保險(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PPO)是介于按服務收費保險(Fee for Service)和健康維護組織(HMO)之間的一種自選式保險計劃。

PPO保險公司通過與醫生醫院談判獲得優惠的醫療服務價格,提供給PPO的會員。

參加PPO保險后,保險公司向會員提供一份優選醫療機構名單(in-network providers)。

會員可以從名單上選擇醫生診所。在網絡內的醫療機構就診時,投保人可以得到會員的優惠折扣價,保險公司將支付大部分的醫療費用。

PPO的會員也可以選擇網絡外的醫療機構(out-of-network providers),但個人自費的比例比較高,保險公司報銷醫療費用的比例相應更低。

PPO的優點是投保人不需要指定基礎保健醫生,看專科醫生也不需要通過健保醫生轉診去看專科醫生。PPO的保險費通常比HMO更高。

指定醫療服務機構(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EPO)

指定醫療服務機構 EPO 保險計劃通常要求會員必須在保險公司指定的醫療服務網內就醫,保險不報銷會員在醫療服務網之外就醫的費用。

有些EPO保險可能會對特殊情況下的緊急急診根據具體的情況報銷,但不保證一定會報銷。

參加EPO保險計劃后,一般不需要指定的基礎保健醫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看專科醫生時可以不經過轉診。

EPO保險計劃的保險費和病人自己分擔的醫療費用(自付、共同保險等)都比較低,是比較便宜的一種保險計劃。

但EPO保險計劃只報銷在其醫療服務網內的醫療費用,不報銷在服務網外產生的醫療費用。

投保人在看病、做檢查時最好向相關的醫院、診所、實驗室等先核實他們是否屬于保險計劃所指定的醫療服務網。有些較便宜的 EPO 保險計劃的醫療服務網絡比較小,可供選擇的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有限。

定點服務組織(Point-of-Service, POS)

定點服務組織(point-of-service, POS) 是一種結合HMO和PPO的保險形式。它比HMO有更多的選擇性,同時也比PPO的費用更低。

POS也有自己的醫療保健網絡。與HMO一樣,POS的會員需要指定健保醫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在需要時,必須由健保醫生將投保人轉診到保險公司指定網絡內的專科醫生,這樣確保降低醫療費用。如果在POS的網絡內就醫,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比例較低,保險公司會承擔大部分的費用。

與HMO不同的是,POS的會員也可以自己直接到POS網絡外的專科醫生診所就診。在這種情況下,POS保險公司也會報銷您的部分醫療費用,但病人需要自己支付的自付款(deductible)和共同付款(co-payment)部分相對較高。所以,POS具有HMO的較低保險費的優勢,但也給了會員更多自主就醫的選擇。

3、健康儲蓄賬戶(Health Saving Account,HSA)

健康儲蓄賬戶保險(Health Saving Account, HSA)的特點是投保人必須加入高自付(high deductible)的醫療保險計劃,然后利用健康儲蓄賬戶內的資金支付醫療費用,并享受免稅待遇。

根據2016年的標準,個人保險的自付要求最低為$1,300美元(各種保險的最低自付額度有可能各有不同,買保險前條款要仔細看),而個人每年自付和其它自掏腰包的費用(out-of-pocket)總共不超過$6,550美元。

家庭保險的自付要求最低為$2,600美元,家庭每年自付和其它自理費用總共不超過$13,100美元。

投保人存入健康儲蓄賬戶內的資金在計算收入所得稅時可以扣除,是100%稅收減免(tax-deductible)的資金。

每年能夠存入健康儲蓄賬戶的資金是有限制的,根據2016年的標準,個人賬戶不超過$3,350美元,家庭賬戶不超過$6,750美元。年齡在55周歲以上者每年可額外存入$1,000美元。

投保人可以從健康儲蓄賬戶中提取資金支付醫療費用,比如deductible,co-payment、處方藥費等。如果存入健康儲蓄賬戶的資金在當年沒有用完,賬戶內的剩余資金可以累積到新的保險年度。退休后,可以提取所有累積的資金用做其它用途。

高自付額保險計劃的保險費(premium)通常較低。但這種計劃比較適用于大病保險,平常因普通疾病就診時個人須分擔較多的費用。另外,如果急需用錢,要把HSA帳號里的錢提出來,不用做醫療用途的話,會損失20%。具體規定可以打電話咨詢HSA帳號的服務電話。


四、美國主要保險公司及如何選擇  

美國有200多家保險公司,提供幾千種保險計劃。

有名的醫療保險公司包括:Aetna,Blue Cross Blue Shield,Kaiser Permanente,Cigna等等。

每家公司旗下又有HMO,PPO等各類型的保險,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選購保險的時候,投保人應該考慮自己是否有已存在疾病(Pre-existing conditions),是否經常看病,是否更希望自由選擇醫生(有的HMO每半年或者一年才能換一次健保醫生),是否需要跨州看病。投保人還應該注意條款中的不報銷項目(exclusions)。

在回答了上述問題之后(這時候投保人基本上能確定是HMO還是PPO),再對比各大保險公司提供的條款,價格,最終確定購買。

五、公民移民和短期來美的外國人

分別購買哪種保險?

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分為兩類,大多數保險公司為美國公民和合法移民(在美國有正式工作的外國人可以加入公司的group保險,通常也在這個范疇內)提供本土醫療保險(domestic health insurance),外國人在美國期間不能參加美國政府的公費醫療保險,也不能購買本土醫療保險的。

對于短期來美的外國人來說,只能購買一小部分保險公司提供的訪問者醫療保險(visitor health insurance)。通常短期醫療保險可以申請短至數天,長至數年的醫療保險計劃。

visitor health insurance通常報銷在美期間發生急病時看醫生門診,住院,處方藥,化驗檢查,牙科急診等費用。

這種保險通常也包含在病情需要時緊急轉移病人,或在投保人死亡時將遺體運送回其祖國的費用。

各個保險公司設計的每個保險品種的具體承保內容都不一樣。購買前應該仔細閱讀保險合同了解具體的醫療服務項目報銷范圍和比例。

絕大多數的訪問者醫療保險都不包括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Pre-existing  conditions)以及與其相關的并發癥,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也不包括懷孕生育相關的醫療費用。

六、訪問者保險(visitor health insurance)

市場上的訪問者醫療保險一般分兩種:固定承保金額的保險計劃(Fixed Coverage)和綜合承保計劃(Comprehensive Coverage)。

固定保額保險計劃(Fixed Coverage)是指對每一項醫療服務,保險公司只承擔固定的金額,例如看一次醫生50美元,去一次急診500美元,手術一次3000美元等。剩余的醫療費用無論多少都由受保人自己支付。

綜合保險計劃(Comprehensive Coverage)是按照保險合同規定的報銷比例由保險公司和個人共同承擔風險。病人需要支付自付款和按比例分擔部分醫療費用,其余由保險公司報銷。

七、敲黑板!最重要的部分

留學工作的醫療保險

如赴美國學習(F-1簽證)或者作訪問學者(J-1簽證)須提供醫療保險證明方可給登記。

很多學校與保險公司達成了協議,對本校的學生進行學生醫療保險(Student Health Insurance)。

投保人可在校期間為其本人及其家人投保這種保險或向校外保險公司投保符合在校最低標準的醫療保險。

美國大學通常有學生健康服務中心(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向學生提供門診、急診、化驗檢查、健康咨詢、心理輔導和疫苗注射等基本醫療服務。一般常見病及外傷等均可在此解決。學校還開展了多種免費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及其他服務。

通常大學會要求學生在注冊時繳納保健費,就可以免費使用學校診所的基本醫療服務。

有些學校診所會要求學生在使用部分醫療項目時付費,但一般收費比校外的普通診所便宜許多。當結束學習參加工作實習(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后,有些學校允許畢業的學生繼續參加學校的學生醫療保險計劃(一年左右)。

有些實習單位可能會提供醫療保險。

如果不能獲得學校或實習單位的保險,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公司購買相關的醫療保險。

在美國工作后,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渠道獲得醫療保險:

參加公司的集體醫療保險(Group Health Insurance);

自己購買個人醫療保險(Individual Health Insurance);

參加行業協會為會員提供的集體醫療保險等。

集體醫療保險(Group Health Insurance)是公司向雇員提供的非工資福利。

如果持H簽證或L簽證在美國工作,可以和美國合法移民(綠卡持有者)或公民一樣,通過雇主獲得保險。

繳納的集體保險費也可用于減稅。

多數美國人將公司是否提供醫療保險作為其工作選擇的重要考慮。

如果工作單位不提供醫療保險,可以自己在醫療保險市場購買私人醫療保險。購買單位的醫療保險,或者私人購買醫療保險,請翻上去重讀一遍二和三,筆者是買了幾次后才分清楚區別的。

學校是有義務提供至少一項醫療保險。而作為留學生,是必須購買一項醫療保險的,學校會強制性地要求購買,是美國政府對于留學生的要求。

選擇學校提供的保險是最好的選擇。

根據具體學校的位置和他們選擇的保險公司,價格會有所不同。一般情況在1千多到3千美金一年,和交學費的方式一樣直接交給學校保險費就可以,其他一切問題都不需要操心。

比如某Y同學,一月份就經歷了車禍,進了醫院ICU后收到天價賬單,學校的保險cover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學校保險比自己出去買的保險更好有幾個原因:

1.學校所選保險必須要有保證,既然學校要對學校師生負責任,就沒有各種法律糾紛呀保險沒有責任等等;自己外出買保險又要知道許多情況,其中包括保險公司具體聲譽,價格,投保額度,投保責任范圍等情況。

2.學校給學生,職工買的保險,屬于“集體保險”。無論從價格上還是從保險內容上講,它都具有絕對優勢。當學校用批量向保險公司下單時,談判權利自然較多。

3.在許多情況下,同學們會到校內醫務室/醫院就診,而選擇由學校提供保險則要方便得多,這當然并不意味著別的保險學校醫務室不予受理,但是具體情況還需您進行驗證。

最后,不少留學生認為學校保險太貴了,就會選擇在校外買一些“國際學生”醫療保險,一年能找到幾百美金。

但是價格低的保險不見得就好。

學校選擇并提供給學生的保險的覆蓋率很高,也就是說大部分費用都可以報銷,不需要自己出錢。

而低價格的保險則很有可能對具體的報銷范圍和金額有嚴格的控制。

美國的醫療是非常昂貴的,一般不會有什么事,但萬一出一次意外,一天急診室的檢查和床位就會需要幾千美金。

即使是感冒了想要買感冒藥,抽個血檢個查,動不動也就是幾百美金。如果好的保險會報銷90%甚至100%的費用(根據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