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叫作 MYGA(固定利息年金)
MYGA就是 Multi-Year Guarantee Annuity,意思就是固定期間固定利息的年金類型。它跟銀行的定期存款CD非常類似,不同的地方在于,銀行定期存款通常都是一年到兩年,期間比較短,利息比較低;而固定利息的年金MYGA的期間稍微長一點,通常是三年、五年、七年,但利息也會高一點。比起銀行定存,它更具優勢的地方在于,因為年金它是延稅的,不用繳稅的結果,就會讓這個固定的利息變成是復利增長的效應?
第二種是一次提領的儲蓄型年金
就是未來可以一次性提領的年金。它的投資是跟著選擇的指數成長的,市場指數在漲的時候它跟著漲,如果指數掉到負數的話它會有保底的功能。它的優點是回報通常優于固定型年金產品缺點是漲幅不能保證。
第三種是保證收入型年金
這種年金是你現在invest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未來你可以領多少錢。它的優點是,可以預知未來你的退休金到底可以有多少,有保證;缺點是,當你開始提領的時候,提領的金額通常就固定不變了,未來如果通貨膨脹了,這個錢可能就會變薄?
第四種 高紅利、高成長的成長型年金
它也是跟著您所選擇的指數成長,而指數在成長的時候,它還給指數回報帶來的利息紅利,如果未來指數成長得好,你以后提的年金還可以隨著指數的增長有加薪的機會;如果指數成長得不好,你的年金也至少是維持不變,并不會減少,這種年金只會越領越多,不會越領越少,還可以領取終身。注意:以上四種都屬于年金產品,所以在59歲半前領取都會有相應的penalty。
買保險的最佳時間,一個是剛出生,一個是現在!
可需要注意的是,剛出生時買保險肯定是父母掏錢啊,可他倆沒保險意識,不愿買咋辦?咱做不了主不是?第二個就是“現在”,可如果“現在”的那個時間點,還是太年輕,沒多少錢;或者身體狀況不太好 ,保險公司不給保咋辦?
買保險,最牢靠的時間點是40歲之前
1、可以自己做主了,想干啥就能干啥了!而且,這個年紀會切身經歷或者耳濡目染過一些生老病死的人生宿命,認 識到生活的殘酷及錢的重要性,會有意識的尋求風險規避渠道。
2、手里有點本錢,想買啥就能買啥!而且,人貴就貴在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一下子拿30萬、50萬的醫療費,很多家庭都拿不出,可能夠換取那么一大筆錢的幾千、上萬的保費卻能拿得出。
3、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病了就買不了了!而2017中國城市癌癥數據最新報告顯示,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癥,平均每分鐘7人!且 發病率在0—39歲組處于較低水平,40歲以后開始快速升高!可以說,40歲幾乎已經是投保末班車了!
4、保險公司對于投保年齡也有限制,老了也買不了!一般情況下,都會遵循“投保年齡+交費期≤60歲/65歲”。40歲后投保,交費年期 變短,也就意味著每期保費支出會增加。而且,如果是終身型保險,投保越晚,保障年限越短!
5、保險不是啥時候買都一樣,年齡越大保費越貴、限制越多!以一款終身型重疾險為例,10萬元保額分20年繳費的話,20歲男性保費為 1776元,而40歲男性的保費則是3393元;且22歲時免體檢限額為壽險70萬、重疾50萬,而42歲時則變為壽險25萬、重疾20萬。
6、肩上的責任重了,保險一定得買了!20歲時,來去自由無牽掛,萬一真有個什么狀況,可能父母年紀尚輕,身體尚佳,還能互相扶持 繼續過下去???0歲的你,正處于上有老小有小的年紀,一旦倒下,爸媽、愛人、孩子有幾個能撐得住?你又怎么忍心?
曾經啊,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出過一道謎語,其中有一句是:“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最短……”
一時間眾說紛紜,最終一個叫查第格的猜中了,他說“最長的莫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 都來不及完成……”
或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就是人生最好的選擇,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給家人的未來一份安穩、一份踏實更是人生最暖的承諾,畢竟歲月靜好 的時候,感覺不到錢的重要,可一旦遭逢事端,錢真的特重要!它事關生命、事關尊嚴、事關老人的晚年、事關孩子的未來……
當然,如若您正是二三十歲的年紀,也恰好有此想法。不妨首先考慮這些保障型險種:
1、意外險——為不可預知的意外買單,保費低保額高;
2、健康險——包括重疾險、醫療險,為可能發生的30萬、50萬醫療費買單,不委屈自 己、不拖累親人;
3、壽險——給家人的良心保單!不論是因為意外還是疾病而不得已離開,都能留下一大筆錢去還房貸、車貸等銀行貸款;去完成對爸媽、對愛人、對孩子未盡的責任。
如果經濟能力允許,養老險、子女教育金、分紅險等也可以入手。
需要提醒的是:買保險一定不要光聽代理人說,要認真閱讀保險條款,有疑問的及時提出,因為它才是關乎你要交多少錢,什么情況下能獲得多少保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