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人向往在海外過退休生活,每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夢想成真。據報導,截至2021年,約有45萬人在美國境外領取社安金,而2008年只有30.7萬人。
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指出,決定定居海外時,最好先了解五種"隱藏"費用;如果未查看這些可能的開支,在遠赴異國后或許會發生令人不快的意外。
1海外生活,繳稅變復雜
據海外美國居民協會(AARO)稱,居住在海外的美國公民因復雜的公民制度而承受不公平待遇,包括高昂的報稅費用、雙重課稅風險、就業歧視與商業競爭劣勢,同時幾乎享受不到居住國內公民所能享有的福利。
2醫療保險不會跟著搬家
海外生活投資(Live and Invest Overseas)網站指出,在國外生活雖可省下高達80%的醫療費用,但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福利幾乎都不適用于美國境外。
因此,多數定居海外的退休族只能選擇購買當地保險、全球醫療保險,或不買保險、有需要時再自費。有些國家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但非公民往往被排除在外,而這類"免費"有時未必劃算且品質較差。
3收入與財產要求
有些國家要求非公民必須擁有房產或達到最低收入門檻才能移居,RetireGuide網站理財作家西蒙斯(Christian Simmons)舉例說,葡萄牙是美國人青睞的退休生活地點,但必須在該國擁有房產才有資格獲得簽證,截至2021年,這項費用可能高達30萬歐元。
4往返美國旅費
多數海外定居者都會不時返回美國,也會讓支出大為增加。西蒙斯說,機票看似是次要或不定期的開銷,但累積起來也相當可觀。他指出,目前飛往歐洲航班平均機票價格超過1100元,飛往亞洲平均超過1800元,較去年夏天增加了300多元。
5貨幣匯率
報導稱,越來越多退休族選擇定居異國,部分原因是強勢美元讓海外生活看起來負擔更輕,但這會隨著時間與地理位置而變化,且要考慮長期通貨膨脹的影響。匯率并非一成不變,在退休期間隨時會出現波動。
個人所得稅申報將于4月15日(周一)截止,國稅局(IRS)啟動年度「12條骯臟騙術」清單宣傳活動,重點提醒納稅人注意網絡釣魚和短信詐騙,并勿隨意提供個人敏感信息。
國稅局表示,每到報稅季,常有不法分子冒充稅務和國稅局和州稅務機構等金融機構,以短信或電子郵件的形式與納稅人聯系,要求提供個人和財務信息,進一步盜用身分。
網絡釣魚:冒充國稅局引誘受騙
根據國稅局,這種詐騙主要有兩種類型。首先是網絡釣魚,騙子發送的聲稱來自國稅局的電子郵件,通過各種話術引誘受害者進入騙局,例如虛假退稅,或以稅務欺詐的虛假法律或刑事指控來威脅。
短信詐騙:虛假信息促提供個資
其次是短信詐騙,常見的內容包括:「您的帳戶現已被暫停」或「異常活動報告」,并帶有虛假的「解決方案」鏈接來恢復收件人的帳戶,并要求提供個人數據。
意外退稅:點鏈接暗藏惡意軟件
意外退稅則是詐騙者的另一個潛在誘餌。國稅局提醒,切勿點擊任何自稱是國稅局的未經請求的信息,因為它可能會秘密加載惡意軟件,為黑客加載勒贖軟件的一種方式,借此盜取受害者電腦或手機中的敏感數據。
另外,國稅局表示,最常見的詐騙方式是不法分子冒充成可信賴的組織、朋友或家庭成員,通過電郵或短信,針對個人或代報稅人詐騙;民眾應通過其他方式驗證對方身分,例如撥打他們已知的正確電話號碼,而不是電郵或短信中提供的號碼。
其他騙局,還包括來自第三方詐騙者的在線帳戶幫助、虛假燃料稅抵免優惠申請、虛假慈善機構、代報稅人、社群媒體上出現的提交欺詐性表格等,以及和廣大宣傳的折衷付稅提議等。
國稅局提醒說,當局一般通過普通郵件與納稅人聯系,絕不會通過電子郵件、短信或社群媒體就帳單或退稅問題與納稅人聯系,呼吁民眾切勿回復與稅務相關的網絡釣魚或短信詐騙或點擊URL鏈接。若民眾有收到聲稱來自國稅局或國稅局相關部門的電子郵件,可報告給phishing@irs.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