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有數千萬人確診癌癥,數百萬人死于這種疾病。而現在,美國癌癥協會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50年,癌癥患者的數量將增加77%。
周四發表在《CA:臨床醫生癌癥雜志》上的報告顯示,根據最新的數據,在2022年全球約有2000萬例癌癥被診斷出來,970萬人死于癌癥。
這些估計表明,現在活著的人中約有五分之一會在一生中患上癌癥,大約九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二分之一的女性將死于癌癥。
美國癌癥協會首席科學官威廉·達胡特在談到世界各地的病例數量時說,“我們認為,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3500萬,主要原因是老齡化人口不斷增加。”
這份新報告稱,人口增長和老齡化是全球癌癥規模的主要驅動因素,2022年全球人口約為80億,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97億。
但達胡特警告說,如果更多的人吸煙,更多的人肥胖,以及其他癌癥風險因素增加,預計癌癥病例的數量可能會更高,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
“我們以往在高收入國家看到的許多癌癥驅動因素,如吸煙和肥胖,現在正在向低收入國家轉移,”達胡特說,并補充說這種趨勢令人擔憂。
“這些國家沒有早期發現癌癥、適當治療癌癥和預防癌癥的工具,它們沒法像其他國家那樣。”他說。“我們擔心發病率和死亡率會增加,尤其是在低收入國家。在這些國家,癌癥現在不僅是由傳統的癌癥驅動因素造成的,還受到吸煙和肥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數據顯示,肺癌是2022年全球最常見的確診癌癥類型,有近250萬新病例和180多萬例死亡病例。
報告稱,總體而言,男性和女性中排名前十的癌癥類型占新病例和死亡人數的60%以上。
報告稱,最常見的癌癥類型是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甲狀腺癌、宮頸癌、膀胱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癌也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宮頸癌和白血病。
“全球一半以上的癌癥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癌癥協會監測與健康公平科學高級副總裁、該研究的作者艾哈邁德·杰馬爾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僅消除吸煙就可以預防四分之一的癌癥死亡,或每年約260萬例癌癥死亡。”
得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的腫瘤學家、助理教授比拉爾·西迪基說,盡管癌癥的病因可能很復雜,可能是遺傳的,也可能是環境造成的,但“大約5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所有的病人都應該和他們的醫生交談,以確保接受適合他們年齡的癌癥篩查,重要的是要改變關鍵的生活方式,這可以降低我們患癌癥的風險,包括戒煙、減少酒精攝入量和保持體育鍛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