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L,也就是指數型萬能險,以其兼具身故保障與生前福利、交費靈活且功能豐富的特點,在保險市場中獨樹一幟,同時也因復雜性讓人望而卻步。為深入了解其魅力,先看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案例。
一、誘人收益案例剖析
一位33歲不抽煙且持有綠卡的女性,投保一份保額面值100萬美元、為期20年繳費的 IUL保險。每年支付0.9萬美元,20年總計投入18萬美元。從 65 歲起,每年支取8萬美元作為養老金,直至90歲,25年共支取200萬美元。若90歲不幸離世,還將獲得 110 萬美元的身故賠付。靜態計算下來,保單總投入18萬美元,總產出卻高達310萬美元,投入產出比達到驚人的17倍。如此高收益背后,復利與免稅發揮了關鍵作用,本文先著重探討復利。
二、揭開復利的神秘面紗
復利,本質上是一種利息計算方式,通俗來講就是利滾利。假設你在銀行存入100元,年利率為10%,按復利計算,三年后你將獲得:100元×(1+10%)×(1+10%)×(1+10%)=133.1元。這種本金和新產生利息都可以生成利息的計息方式,就是復利,俗稱利滾利。用公式來表達就是:
Y= x(1+r)^nY是最終的結果,x是初始值,r是收益率,n是復利進行的年份。古印度的一個故事生動地展現了復利的強大力量。宰相西薩發明國際象棋后,國王為表嘉獎,詢問其愿望。西薩請求在棋盤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依此類推,每格麥粒數為前一格的兩倍,直至擺滿64格。國王起初未覺異樣,然而當計數開始,他才發現即便傾盡全印度乃至全世界的麥粒,也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據估算,填滿棋盤大約需要820億噸大麥,按當前全球大麥產量,大概需550年才能達成。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復利前期不易察覺,后期卻能產生超乎想象效果的特性。
三、復利特性的深度洞察
本金奠定收益基礎:起始投入資金的多少直接影響最終收益。1元與1萬元的起始資金,最終收獲自然大相徑庭,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收益率:微小變動,巨大影響:收益率的細微差異,經過長時間積累,會導致收益結果天差地別。以24年為節點,6%的收益率能讓資金變為初始的4倍,而12%的收益率則使其變為16倍,二者相差4 倍;到了48年,6% 收益率下資金變為16倍,12%收益率下則高達 256倍,差距擴大到16倍。IUL 在過去 20 年的平均歷史數據處于7% - 8%區間,目前多數公司制定保險計劃時,參考的復利在6.5% - 8%之間。
時間:復利的最佳盟友:時間是復利發揮威力的關鍵因素。以12%年化收益為例,12年資金增長為4倍,24年增長為16倍,48年更是增長到256倍。最后6年的收益幾乎是前42年的兩倍,充分說明時間越久,復利效果越驚人。復利增值是一個中長期過程,需要以十年為時間尺度來規劃,不能急于求成。
虧損:復利的天敵:在復利公式中,“+” 號意義重大。無論前期積累多么豐厚,一旦出現 100%的虧損,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即使是微小虧損,長期積累下來,也會對復利產生嚴重影響。例如,1元錢每天按1%復利增長,1年后可達37.78元;而每天按 - 1%復利,1年后僅剩0.025元。這警示我們,避免虧損是實現長期復利收益的基石。就像美國某保險公司產品,一種高收益投資策略需支付1%賬戶手續費,投資者選擇時務必謹慎,若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導致保險現金值負增長。
虧損:復利的天敵:在復利公式中,“+” 號意義重大。無論前期積累多么豐厚,一旦出現 100%的虧損,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即使是微小虧損,長期積累下來,也會對復利產生嚴重影響。例如,1元錢每天按1%復利增長,1年后可達37.78元;而每天按 - 1%復利,1年后僅剩0.025元。這警示我們,避免虧損是實現長期復利收益的基石。就像美國某保險公司產品,一種高收益投資策略需支付1%賬戶手續費,投資者選擇時務必謹慎,若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導致保險現金值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