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財政局正式發布 2026 財年暫定房產稅評估清單(tentative property tax assessment roll)。這份清單揭示了紐約市房地產市場的最新動態,其中全市所有房產總市值的顯著變化尤為引人注目。
評估結果顯示,本年度紐約市所有房產總市值已超過 1 兆 5000 萬元,相較于上年度實現了 5.7% 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獨棟住宅的市值增幅更是高于總市值的增長幅度。這一數據不僅傳遞出紐約市經濟形勢向好的積極信號,同時也預示著業主們未來的稅負將進一步加重。
在紐約市,房產稅的計算較為復雜,需要同時考量市場價值(market value)與評估價值(assessed value)。每年 1 月,市財政局會準時發布暫定評估清單,其中詳細羅列了全市所有房產的市場價值和評估價值,方便業主查詢。為了確保評估的公正性,財政局還預留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專門接受業主的異議申請,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新評估。最終,經過修正完善后的清單將于 5 月正式發布,這份清單將作為下一財年征稅的重要依據。
2026 財年暫定評估清單中的市場價值部分,主要參考了目標房產在 2024 年 1 月 6 日至 2025 年 1 月 5 日期間的地產交易記錄,以及 2023 日歷年商業物業的收支狀況。清單數據清晰表明,紐約市全部房產的總市值達到了 1 兆 5790 萬元,同比增長 5.7%;全市應稅計費的評估價值也增長了 3.9% ,達到 3112 億元。
財政局局長尼布拉克(Preston Niblack)在談及此次評估結果時指出,與上一年度僅 0.7% 的增長率相比,本年度房產總市值增長率超過 5%,這充分展現出紐約市房地產市場強勁反彈的態勢。他進一步介紹,本年度的數據顯示,住宅房地產市場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獨棟住宅的銷售量和評估價值均呈現出上升趨勢,租賃物業價值的增長也如實反映了市場租金的上漲情況。
紐約市的房地產共劃分為四大類,其中第一類(Class 1)與華人小業主的關系較為緊密。這一類主要涵蓋擁有 1 至 3 戶家庭的獨棟住宅。在此次評估中,第一類住宅的總市值達到 7817 億元,增長幅度為 5.8%,高于所有類別房產的總增長率。而作為計稅主要依據的評估價值增長了 5.5%,總額達到 272 億元。從分區數據來看,史島的第一類住宅市值增幅最為顯著,高達 7.8%;皇后區的評估價值增幅最大,為 6%。緊隨其后的是史島和布碌侖(布魯克林),評估價值增幅分別為 5.6% 和 5.1%。
為方便業主了解自家物業的應稅情況,紐約市業主可通過https://reurl.cc/EgDOOA或https://reurl.cc/eGajjR進行查詢。若業主對評估結果存在異議,可向紐約市稅務委員會(New York City Tax Commission)提交申請。相關詳情及表格可登錄https://reurl.cc/NbDzz5查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類房產業主提交異議的截止日期為 3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