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統計局出具一份美國家庭收入與花費習慣的調查,呈現一些有趣的發現。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份調查的支出項目分成住房、交通、養老金與保險、食物四大類,其中富人在四大項目花費金額都比較高,且一般認知占收入比重比較大的支出,如住房,在富人的支出占比中都比較低,因此他們有更多富余可以做其他支出。
唯一的例外是交通,反而中產階級花在交通支出上的比重最高,這是因為騎腳踏車或是走路的人通常不是有錢人就是窮人,中產階級靠汽車通勤的人最多。統計局數據顯示,中等收入的人花費在汽車貸款、汽油、汽車維修和汽車保險的占比最高。
另外在食物支出方面,比較有趣的發現是,無論收入多少,美國人上超級市場購買的東西的種類都差不多,19%拿來買蔬果、22% 買肉、13% 買面包與早餐麥片。
其他種類的食物花費也沒有富人窮人的差別,海鮮類占收入比 3-4%,當然有錢人在支出總額上比中產階級與窮人都高,但占比是相同的。但是有錢人比較常花錢上館子與買酒,而窮人會買煙,有錢人大部分都已經放棄這個壞習慣。?
在奢侈品方面,有錢人一年花 2,239 美元在看展覽與上課,像是運動賽事,博物館,音樂會等等,花在寵物上的錢一年有 1,084 美元,但窮人只花 162 美元在看展覽,220 美元在寵物上。?
這份調查呈現不同收入族群最大的消費差異是如何花錢與省錢方式,窮人每花 1 美元,就存下12 美分,而有錢人則是每花1 美元,就豪擲3.07 美元在退休金與保險上面。
“富人都這么有錢了,即使生病或發生意外也足以應付,還買一大堆保險干什么?”
其實,對有錢人來說,保險帶來的不僅僅是保障,還有隱藏資產、轉移資產、規避稅收和避免債務危機等功能。更好地實現資產配置是富人險的最大特長。
購買普通壽險主要為了獲得保障,而有錢人投保高額的保險則側重保證。具體來說,一般人買保險是為了應對風險,而有錢人投保高額保險則是為了使已賺到的資產能完整地傳承給子孫后代。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如何運用保險實現合理的資產配置:
1.規避債務危機
美國有個喧騰一時的O.J.辛普森案件,辛普森打刑事官司贏了,免了牢獄之災,但打民事官司輸了,要賠償3,800多萬美元,辛普森幾乎所有的財產、房子、地、銀行存款、股票、公司股份都要拿去賠償。但辛普森有很大的人壽保險,其中的現金值據說有上百萬,這筆錢就安然無恙。辛普森可以提領或以借的方式拿出來供自己用,而不必拿去付賠償金。所以擁有永久性的人壽保險是作資產保護的一項主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方式,是打不破的堅盾。
2.規避稅金負擔
對有錢人來說,人生中最大的一筆稅收可能就是遺產稅。以美國為例,其遺產稅稅率高達40%。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的大多數富豪,例如蓋茨,擁有數百億美元資產,卻宣布把財產捐給慈善基金的原因,因為基金盡管是慈善性質,仍可以世代由家族派人打理,而一旦交稅,就變成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了。對于一般富人來說,雖然資產不足以成立慈善基金,但通過購買人壽保險卻可以達到避稅目的。
3.財富高效傳承
舉個例子:一個億萬富翁,只有一個寶貝女兒繼承他創下的事業。此時他無法分辨在眾多向他女兒求婚的人當中,哪些不是為了錢來的。
除了立一份詳盡的遺囑外,還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購買一份人壽保險,將受益人指定為他的女兒。這筆保險賠款將專屬于富翁的女兒所有,而不屬于夫妻共有財產。
4.獲得周轉現金
很多人以為,保險投資不夠靈活,買保險是將活錢變成了死錢。其實不然,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投保人完全可以將錢又貸出來。
當前保單貸款一般可以貸到保單現金價值的90%,到期還可以循環貸款,一般在客戶提交申請后的1~2個工作日就可拿到貸款。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保單貸款期間,客戶的保障也不受影響。
5.合法轉移資產?
用人壽保險轉移資產,是指有錢人將有形資產先變成現金,再用現金來購買保單。不過,轉移資產是形式和手段,不是目的。
我們看到國內很多民營企業家的家庭資產和企業資產之間沒有建立起一道防火墻,一旦企業家本人或企業經營遭遇意外,企業家的家庭財務也會遭受重大困擾。在此背景下,適時把一部分資產變成N份人壽保險保單,可以保證企業家們的個人財富不受困擾。
綜上所述,富人買保險主要是規避風險和稅務,達到資產的優化配置。
(文章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1紐約限制室內聚集不能超10人,一所俱樂部超標40倍凌晨被關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29日,紐約市警長辦公室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官員們在當地時間28日凌晨2點45分關閉了曼哈頓一家“非法飲酒俱樂部”,當時俱樂部內部的聚集人數超過393人。4人被指控與這次聚會有關的罪名。警長辦公室還在推特上發了一張照片顯示有數十瓶酒,稱該俱樂部并沒有酒類營業執照。
2盡管新冠感染人數激增,紐約市仍欲重啟小學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30日,紐約市長白思豪當地時間11月29日宣布,該市的公立學校將于12月7日開始分階段復課,首先復課的是小學。白思豪對記者說:“這是一種新舉措,因為我們現在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學校有多安全。”他還指出,研究表明幼兒似乎不易受新冠肺炎的侵襲。隨著下月學校復課,學生要進入教室必須簽署接受冠狀病毒檢測的同意書,或者拿到醫生的醫療豁免書。檢測將在學校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進行,但在特定的周內將只有1/5的學生可以接受測試。
3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 增加醫護人員花車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梅西感恩節大游行在紐約舉行,其標志性的巨型氣球、絢麗花車等紛紛亮相。報道稱,今年的大游行增加了載有抗疫醫護人員的花車,向抗疫前線的英雄們致敬。他們中的許多人仍在工作,并警告稱感恩節可能會引發多起“超級傳播”事件,新增病例很快會擠滿急診室和重癥監護病房。
4網友發文“紐約已24小時沒槍擊了” ,文章扎心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27日,美媒最近的一篇文章扎心了:數月以來,紐約市終于經歷了第一個沒有槍擊的24小時。連紐約警察局也無法立即說出,上一個沒有槍擊事件出現的日子是什么時候了。網友在推特上憤怒又無奈地寫下:“我活在槍擊之中,我活在新冠疫情中,我活在這雙重夾擊中。”在這段相對的和平出現之前,槍擊事件在全美急劇增加。上周末,共有19個人遭到槍殺。
5輕信網友 紐約一華人女子被騙20萬美元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30日,在紐約,盡管警方多次發出防詐騙的警告,不少華裔民眾仍被形形色色的欺詐手法蒙騙。日前,一名華人女子輕信社交媒體好友的話,向對方匯款20萬美元,數月后追不回錢才發現上當。所幸最終嫌犯被抓獲。案件中,對方提到自己有重要包裹被海關攔截,需要支付一筆錢才能順利拿回包裹,進而向華人女子借錢。黃亨利說包裹里有大筆美金、重要文檔和珠寶首飾,并承諾取回包裹后一定會歸還這筆錢。警方表示,華人女子和該名男子雖是社交媒體朋友,但從未見過面。華人女子輕信對方的話,匯給對方總金額達21.1萬美元款項。
6紐約再現“曼哈頓懸日”美景
據本地媒體報道,11月29日,紐約曼哈頓地區出現“曼哈頓懸日”美景。曼哈頓懸日(Manhattanhenge)是指在紐約曼哈頓地區出現的自然現象,由于曼哈頓街道大多呈棋盤式布局,在“曼哈頓懸日”出現的時候,曼哈頓每條東西向的街道都沐浴在落日余暉之下,時間長達15分鐘。“曼哈頓懸日”這一詞語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尼爾·迪格拉斯-泰森在2002年首次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