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搬家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一般5-7年,甚至更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一直在降低搬遷率。事實上,自1948年美國人口普查局開始跟蹤搬遷率以來,美國的移動率在2018年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低點。
數據調查顯示,千禧一代特別熱衷于大房子,在他們最近的舉動中,千禧一代的可能性比60-70年代的人高27%,比嬰兒潮一代移動的可能性高77%,因為他們想要一個更大的房子。
最主要的搬家原因:
對更大房屋的渴望:26%
渴望擁有,而不是租賃:19%
縮小規模:12%
新工作或工作調動:11%
渴望更好的社區:9%
與其他重要人物分開:6%
建立自己的家庭(例如搬出父母家):6%
渴望更接近家庭:5%
渴望縮短通勤時間:5%
搬家的原因會決定花多少時間來尋找新房。從租房過渡的人花了最多的時間找到。平均花了5.7個月購買完美住宅,比其他潛在購房者長一個月。
那些搬家尋找更好社區的人花了第二長時間在4.7個月找到他們的新家。最快的購物者是分手后搬家的人。這些人平均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尋找下一個家。
噪音,交通和犯罪是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噪音在名單中排名第一,41%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個主要的禁忌。噪音比高犯罪率更具威懾力。
在購買新房時需要考慮很多事情。從成本到外觀,從大小到位置,潛在的購房者都可能面臨很長的愿望清單。根據調查,新住宅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成本。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在購買新房時將成本列為首要考慮因素。第二大考慮因素是整體規模。只有一半的受訪者將房屋的特征列為非常重要。
(文章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在房屋重新貸款風潮方興未艾之際,也有一群屋主鑒于存款利率愈來愈低,而情愿付清房屋貸款,享受無債一身輕的生活。房地產專家提醒這些想真正完全享有房屋所有權的屋主,當初的貸款若為Impound Account賬戶,務必主動聯絡保險公司與稅務機構,以免后患無窮。
30年固定利率房屋貸款的利率降至4%以下,不僅穩住了房價續揚的勢頭,也掀起重新貸款風潮,與此同時,銀行的存款利率也隨著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調降基本利率,而降至2%以下,看在存款較多者的眼里,實在心痛。
存款多又不是生意人的這群消費者,既不想投資股票也不想買共同基金,車子貸款早已付,錢存在銀行里,利息少得可憐,左思右想,有人決定付清房貸,做個無債一身輕的「有巢氏」。
和貸款銀行的付清貸款部門(Payoff Dept.)取得聯絡,開出支票付清房貸,十至12周后,經由縣政府登記的房屋產權證明會寄給屋主,但這不代表屋主可以從此高枕無憂。當初購屋申請貸款時頭款不及15%的屋主,通常因貸款銀行為保障自身權益,而被銀行要求必須申貸包含產業稅金與房屋保險金在內的Impound Account貸款計劃,即每月貸款除房屋貸款金之外,還包括產業稅金與房屋保險金。
房地產貸款公司與業界專家都提醒付清貸款的Impound Account貸款計劃屋主,接獲房屋所有權狀后,立刻聯絡保險公司與產業稅機構,確保今后賬單或稅單直接寄給屋主,而非從前的寄至貸款公司。
業界專家們指出,此舉可避免保險公司因收不到保險費而取消屋主的房屋保險,更可避免縣府稅局收不到產業稅金而課處罰金。他們強調,積欠產業稅金的后果非常嚴重,發現早者被課處10%的罰金,外加利息及行政費用;渾然不知者,五年后產業即自動轉歸州政府所有。
取得房屋所有權狀,并聯絡保險公司與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構,確定郵件地址無誤后,屋主才能松口氣。
(文章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