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精品午夜久久影视,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一级片A片

世界各地高凈值人士,為何都要飛美買保險?
762閱讀0評論保險理財

世界各地高凈值人士,為何都要飛美買保險?

近年來大陸客戶到海外購買保險驟然火爆,尤其最近媒體報導中國人瘋狂排隊搶購香港保險。由于"生命周期表"的關系,香港保險比中國便宜很多,保險公司歷史相對較久,讓消費者覺得安心。

然而,當國人瘋狂搶購香港保險時,并不知道更多的外國人一直在飛美國買保險而不是飛香港買保險。因真正受到世界各地高凈值人士青睞的保險大國,是主宰世界貨幣的國家-美國。

下面就美國保險與國內保險的對比可見其一斑。

01

產品好,只賺不賠:

中國的人壽保險產品一般為定期壽險、終生壽險、儲蓄分紅型萬能險三種。美國除此還有投資型萬能險和指數型萬能險(美國第五代壽險IUL)。其中指數型萬能險作為一種有保障的投資型保險,可以跟蹤股市獲得相同的收益而保證只賺不虧,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02

理賠快而簡便:

境外的保險法律法規成熟沒有灰色地帶,監管嚴格,理賠程序簡便。保險理賠的程序在美國非常簡單,只要提出死亡證明以及死亡理賠申請單即可申辦理賠。若是非美國公民居民,也只需要將死亡證明翻譯成英文并公證后,連同死亡理賠單一起送回保險公司即可辦理賠償。而保險公司即會支付美金支票給受益人,受益人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存入戶頭,而此保險理賠完全是免稅的理賠。

境內相對在起步發展階段。

03

分散投資、收益率高:

首先,買人壽保險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中國經濟相互獨立,對于尋求分散投資的人來說是最佳選擇。其次就人壽保險本身,其現金值即使是受到訴訟,遭遇牢獄之災都不會受到影響。而這確是國內保單沒辦法做到的,所以現在很多國內的人紛紛選擇買美國的人壽保險是看中他有官司保障的功能。既使日后有牢獄之災, 放在保險上的現金值別人也拿不走。

由于境外金融開放,投資渠道廣泛,重疾類產品收年益率在2.5%~4.5%之間;儲蓄投資類險種年收益率在5%~14%,全部有據可查。境內保險公司可投資的渠道受限多,收益率通常達不到承諾的數字。

04

保費低,保額高:

美國的人壽保險業歷史悠久,從1762年第一份保單發出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成熟而發達的市場。據統計美國有1500多家保險公司,激烈競爭的結果就使得美國保險的保費在全世界來說也是最便宜的

。在相同的保額的前提下,中國國內的保單保費與美國的最大差價達到5倍之多,也就是說同樣的條件之下,美國的保費只需中國的五分之一!! (而臺灣保單的價格是美國的三倍,香港的保單也比美國多出30~70%的保費。);

另外,美國人壽保險的主要的客戶對象是北美居民,因為北美地區醫療較為進步,人均壽命長,投資環境較為穩健,加上投資管道相對透明等因素的影響之下,使得保險成本較低,所以保費也會相對便宜許多。

05

法律保護優:

因為保險是美國的基石,據統計平均每人有5份保險,因發展時間久,市場成熟,在美國發行的人壽保險是受到美國法律嚴格的保護,美國多數的法律是以保護消費者為初衷的,尤其是保險法方面的規范,相較之下,不會讓保險公司因為模稜兩可的原因而拒絕理賠。就現今規范來看,每當遭遇理賠爭議時,美國法律對客戶的保護程度是遠大于中國國內。

例如,在美國發行的人壽保險都有“兩年不可抗辯期的規定”,這項措施是就為了避免保險公司因財大氣粗而想找任何理由拒絕賠償,藉由此項規范可以保障投保人的權利。

目前亞洲各國保單都有一項條款“若保單牽涉詐欺,可追溯終身”,單是這項條款,大家就有所疑問,其中所謂的“詐欺”又是由誰來認定呢? 保險公司本身? 司法機關? 還是第三方公正單位? 之后所衍生出種種的問題,對投保的客戶可以說是頭疼外加心力交瘁,最后還不一定能獲得合理的賠償。單是這項規定,美國的人壽保險就完全顯示出其絕對的優勢所在!

06

貨幣避險

--長久來看美金是匯率相對穩定的貨幣。

--人民幣貶值壓力大。

現在國內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各種理財公司跑路倒閉,唯一收益穩定又保本又對客戶負責的產品暫時也只有保險了。

什么身份可以購買美國人壽保險?

1.公民

2.綠卡

3.無綠卡有合法簽證的居民(resident alien)

4.非居民外國人(non-resident alien,短期呆在美國的外籍人士)。

如果是綠卡持有人,有些公司會要綠卡復印件,有的公司會要求另外填一張表,問是否經常去外國旅行。如果是短期休假或探親,一般都不會有問題。當然如果你在申請過程中,說要去某些不太平的地方,比如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等,保險公司可能會把你的申請先放起來(suspend),等你平安回來后再說。

如果沒有綠卡,但短期在美居留的人士,或者長期在美國求學工作的人士,有合法身份,有社保號碼,也能買到人壽保險。

如果是外國人(foreigners),現在重點談外國人買美國人壽保險。所謂的外國人(foreigners),即他們沒有美國身份,也不居住在美國,偶爾到美國來或旅游或出差,比如現在很多中國大陸人士到美國旅游兼購物,有的還在美國買房置產,或為投資或為子女上學居住,這些人士以前是買不到美國的人壽保險的,因為他們沒有美國身份。

美國這幾年很多保險公司已開始放寬限制,可以讓國外居民 (沒有社會安全局號碼, 但是合法進入美國)來美國買人壽保險,這對于財富日益增長又苦于沒合適方式保護財產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就是說不管外籍人士是住在哪個國家,只要被保險公司核保,適用美國當地的生命周期表價格計算,一視同仁。不管是中國富人還是其他國家富人,包括現在很多中國中產階級都已意識到美國壽險的重要性,都將眼光放得越來越長遠,來美國買壽險。通過這種新的理財方式,為自己、為家庭、為后代保留最大限度經濟安全。

對于中國富裕群體來說,沒有什么會比一張海外巨額人壽保單更使人安心的了!如其他外國人所知曉的那樣,美國人壽保險不只是保障,它更有轉移資產、隱藏資產、規避稅務、分散債務危機、保證資產傳承等功能。

眼下,"來美國買保險"更是慢慢成了有意向移民美國或是美金資產配置群體最新最熱的討論話題。

家住美國
2021-03-12 發布
期待您的精彩評論~
美國人壽保險“藏錢”功能詳解

美國人壽保險“藏錢”功能詳解

用人壽保單藏錢,能藏多少錢,并能免稅提取的歷史,是政府,保險公司,市場這三者相互影響,競爭和進步的歷史故事。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萬能險UL產品橫空出世,提供了支付保費“靈活性”的巨大進步,革了儲蓄分紅型保險 Whole Life “鐵板一塊”的命。當時,由于相關法律和稅務條例尚未跟上,于是,很多投保人發現,他們可以大量往保單里面放錢,同時只買極小的身故賠償面額,然后收益完全免稅!

這樣的好消息禁不住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很快,這類本來是用來進行身故賠償的人壽保險產品,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個“免稅”的投資品。

到了1982年,國會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并通過了TEFRA法案(Tax Equity and 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s of 1982,又名稅收公平和財政責任法案)。該法律規定,所有可以靈活支付保費的保單,必須是合格的人壽保險,才能享受現金值積累和延稅。總之一句話,就是,不準投機了!

根據TEFRA,驗證保單是否是合格人壽保險產品的標準有兩條,一是退保價值不能超過凈單比保費金額;二是身故賠償金必須體現和現金值有一定比例關系。

1984年的GPT和CVAT

兩年后,1984年的赤字削減法案(Deficit Reduction Act,簡稱DEFRA)明確規定了人壽保險的法定定義。DEFRA適用于所有具有現金價值的人壽保險保單,而不僅僅是具備“靈活性保費“的保單產品。

從 1984年以后,在美國簽發的人壽保險合同,只有滿足以下兩項檢驗中的一項(或兩項)的要求,才有資格被當作人壽保險合同對待:

Guideline Premium Test,簡稱GPT,包含了兩項測試:Guideline Single Premium(GSP) 和 Guideline Annual Premium(GAP) 。測試規定了一張保單里終身最多能存多少錢。具體來說,就是投保人存入的總金額,不能超過GSP,或者逐年累計的GAP。

Cash Value Accumulation Test,簡稱CVAT,要求一份保單里,當累計的現金值太多,保險公司的風險隨之增大時,那么身故賠償金需要對應上調。

如果一份保單無法滿足TEFRA 或 DEFRA 的測試標準,那么這份合約就不會被認為是人壽保險保單合約。那么這份合同里面的現金值利滾利的收益,將會當作每年收入一樣納稅。

7-Pay Test的引入

游戲就這么結束了?當然不是。

在當時,從人壽保險保單中取錢,是基于“先進先出”的原則。它的意思是,支付的保費先被支取出來,因為這部分保費是用稅后的錢交付的,所以取出的時候,是免稅的。同理,向保單借貸也是免稅的,除非投保人放棄保單,這種情況另算。

于是,一部分人壽保險公司,非常激進地推廣 可以存入大筆現金的保單,最著名的,就是一類儲蓄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Single-Premium Whole Life。這類產品屬于合規人壽保險產品,但是卻更像一個低風險的投資品。

這類保單借貸的成本很低,甚至有時候完全沒成本。投保人可以通過不斷“借”的方式從保單里拿到收益部分,而不用交稅。當投保人身故以后,這份保單先償還這個欠款,剩下的部分支付給受益人,同樣,整個過程也不產生任何稅費(IRC Code.101)。

顯然,這類儲蓄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Single-Premium Whole Life)就開始了熱賣。

政府很快發現,從富人手上又收不到稅了。國會開始認定這種方式不合適,因為它與其他投資的待遇比起來,顯得不公平,而且損害了公共稅收。于是,政府很快修訂推出了US Code 7702 條款,嚴格規定人壽保險的定義,并引入7-Pay 測試,劃分出一條能放入多少錢的清晰界限。簡單的說,就是保單存入的錢,沒有通過7-pay測試的話,不再認定是人壽保單,不給予稅收優惠,一律算作投資品交稅。

7-Pay 測試

7-Pay測試用來確認一份合同是否屬于合格的人壽保險保單。

7-Pay 指出了每年能最大放入的保費金額數字。

美國人壽保險范例

老張,45歲,不吸煙,希望投保100萬,在不違反 7 年測試的情況下,往保單里存10年錢,在10年后為孩子支付未來的教育費用。

我們假設老張的保險成本最大值情況是,每1000美金保額,對應最大成本$31.008 ,保額是$1,000,000,假定根據7-pay Test計算結果,第一年的最大能存入的保費是:$31,008。

老張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打算每年往保單存入$20,000,從上圖看出,老張連續4年往保單里存了2萬美金,在4年后,老張累積向保單支付了8萬美金,小于7-Pay測試規定的,第4年$124,032美元的上限。

老張在第5年決定繼續多存錢,每年存入$50,000美金,這在第5年和第6年沒有問題。如上圖所示,到了第7年,老張為了保住這張人壽保險保單,最多就只能放入$37,056美金,因為這時候。累積存入的保費是$217,056,達到了7-pay 測試在第7年的上限值:$217,056。

如這張表格所示,老張的付費方式和金額,保證了老張的保單從來沒有超過規定的金額,因此可以通過這個測試。這張保單因此也一直可以被當作人壽保險保單對待,里面的錢享受稅收優惠。

總結

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防止人們把錢藏在人壽保險賬戶里來避稅和賺取免稅的收益,特別是針對早期一次付清的人壽保險產品,可以說是下了大力氣。但是,人壽金融類保險公司作為社會或商業機構,也分擔了政府的一部分社會責任,政府也需要給予人壽金融類保險公司一定的利益讓渡。

同時,由于市場之間的競爭,金融保險公司也在不斷的創新,不斷推出新的產品,走在現有政策和制度前面。政府,公司以及市場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環境,在美國孕育創造了理念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時又極具市場競爭力的人壽保險金融產品。

美國市場上有不少的可以靈活支付保費的人壽保險產品,通過專業的理財顧問或經紀人的選品和產品方案設計,不光可以大量存入現金值,也能不違反7-Pay測試原則。最重要的是,即使已經存入了最大額度的保費金額,仍可以按照保費“先進先出”的方式,從保單中大筆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