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我為什么說女人要買保險?10大理由告訴你!
1
保險是陪伴女人終生的朋友
壽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女人最大的幸運是長壽,任何一個女人都有比男人多活8至10年的概率。女人最大的不幸也是長壽,任何一個女人都有當8至10年寡婦的可能。當男人自然離開你的時候,保險將成為男人的續影和最好的朋友,而且一直陪伴你到終生。
2
保險是女人的身價
有了保險的女人總比沒有保險的女人貴重。平時擁有保險的女人在與老公生活在一起時,好像總有另一個情人陪著;一旦因意外或重病需改變生活(個人或家庭)的時候,保險給你帶來的是身價和尊嚴,給你帶來的是更多的選擇和主動。擁有保險的女人更是女性能力和地位提升的體現。
3
保險是女人另一份“婚姻”合同
女人與男人結婚是兩個活生生的主體結合,雖然有了一本結婚證作保證,但是這份保證是不牢固的,會因一方的違約而中止合同。而保險與女人的結合完全不同,保險自始自終是忠誠的,永遠聆聽女人的使喚,是一個永遠不會違約的一方。或許不是所有的女士都知道:保險合同是有始無終的,如果女人是保單持有人,任何婚姻的改變都改變不了保險合同的內容。
4
保險是女人保持青春的禮品
在女人眼里,化妝品是青春的代名詞,但這只是女人皮膚以外的美麗。而保險給女人帶來更多的安心和無憂,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更能體現出女人皮膚以內的美麗。這份美麗更長久,更動人,更可愛。
5
保險是女人長期的飯票
如果一個女人在晚年的時候孤苦無依、生活凄慘,那不是因為她年輕時做錯了什么,而是什么都沒做,沒有為自己留下生活的依靠。女人一輩子可以依靠誰?感情牢固,愛人也可能變心;孩子孝順,注定要遠走高飛;父母愛護,但終有老去的一天。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要靠年輕時的保險預備。疾病、意外、養老和生活,每一樣保障都不會因為女人的年老而拋棄她,只會越到患難越真情,是不過期的飯票。
6
保險是女人智慧的象征
在臺灣,女人對自己個人金融資產投入的興趣比例為:購保險36%,存款38%,投資26%。在日本,聰明的女人選擇男友的時候要“三高”,一要學歷高,意味小伙子會讀書智商好;二要身材高,意味著將來的后代先天比較好;三要保障高,也就是買的保險多、保額大,這意味著男朋友家庭有錢又有愛心和責任,并且他本人健康。
7
保險是女人長期的存折
女人怕老、怕病,最怕是沒錢。為了給自己留條后路,女人總是預備私房錢,而臨到用時,那點錢卻可能是杯水車薪。一張保單是會長大的銀行存折,它囊括女性疾病、養老等的綜合風險。把平時省下的錢全部“存”起來,平時點滴投入、真正需要時,賬號上的錢就是原來的2倍、10倍,甚至更多。
8
保險是女人永遠不會背叛的“情人”
在許多女人眼里,保險是女人最放心的依賴,是一位從來不會背叛的情人。她從來不會像負心的男人一樣,扔下女人不管,風風雨雨中總是靜靜地陪著,永遠有一個溫暖的懷抱呵護著你。
9
保險是女人一份實實在在的保障
在很多女人看來,鉆石讓生活充滿詩意,保險讓生活得到保障。在上海和廣州許多女孩子既愛鉆石,更愛保險,如同男人既愛江山更愛美人一樣。保險在女人眼里最實在,平時可當作強制性儲蓄,把錢管牢;一旦生病住院時可以報銷醫藥費,減少家庭損失;萬一發生意外時,大筆按揭貸款有人償還。這些滿足感是對女人最大的誘惑。
10
保險是女人孝順的孩子
作語云“娶了媳婦忘了娘”、“久病床前無孝子”,而一份充足的養老保險或重大疾病保險比親生兒子還要孝順。你不需要擔心他是否會生病,是否會學壞,是否會生他的氣。只要付出一份對自己的愛心,也就是先付出保費,得到的將是加倍的孝順和回報。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每個女人夢寐以求的愛情結局,可實際上,女人的平均壽命比男人長7年,現實中我們又時常看到年輕的“她”和年老的“他”在一起,,所以大多數女人都必須獨自生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當年老色衰,沒有了收入沒有了存款沒有了老伴,甚或疾病纏身時,女人去依靠誰呢?
其實,未來的境遇取決于你現在的行動,女人,要學會規劃自己的美好人生。少買幾套衣服,少買幾件首飾,規劃一份保障,有病治病,無病養老,老公不能陪伴一生,但保險一定能!在那些孤獨的歲月里,保險就是最堅實的依靠,是女人的第二個老公!
破48億!《你好,李煥英》爆紅的背后,是千萬中國人共同的遺憾.....愛不宜遲,2021年,給父母備置一份保險吧!
春節假期,你有沒有跟家人去看了口碑炸裂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呢?
這部電影是賈玲根據自身經歷,為了懷念她意外離世的母親李煥英而創作出來的,之前小品版就讓很多人感動哭了,真情總是最能打動人心。
電影講述了女主賈曉玲(賈玲飾演)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之后,意外穿越時空回到1981年,見到婚前年輕的父母,和媽媽成為好朋友,使出渾身解數,讓媽媽開心,整個故事有趣、溫暖、催淚。
而現實中,賈玲深愛的媽媽在她19時意外身亡,當時她剛考上大學一個月,有天早上,父母去通稻草,草堆堆得高,母親坐在父親開的小翻斗車上,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最后搶救無效去世。
遺憾的是,賈玲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這件事給她內心造成巨大的悲痛,每每提起都忍不住要掉眼淚,她說:
“母親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樣,我都始終很難開心起來。晚上躺在床上就會想,我媽不知道,失去她,我失去了過年的意義。”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賈玲最難跨越的一道坎,如今她把這些遺憾都放在電影里,用自己的努力造出一個夢,在虛幻的世界里,對媽媽說出曾經沒能說出口的話,陪媽媽做那些她無論再成功都無法再做到的事。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看完電影,很多人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真實又扎心。
爆紅背后是千萬國人共同的遺憾
《你好,李煥英》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好評,或許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電影戳中了我們每個平凡人的淚點,在平凡的故事里窺見人生。曾有網站讓網友投票人生十大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高居第三。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越來越少跟父母表達感情,當意外比明天先到時,又會很絕望,等到失去后才明白當時應該怎樣做,那就晚了,留下的只能是無盡的遺憾。
歌手李健在節目上談到父親時,曾經說過父親患腸癌無法行走,上廁所都需要他背著去。
有一次上完廁所回來,爸爸在他背上說了句“原諒爸爸”,那一刻他忍不住淚目了,原來父親一直為自己成為孩子的負擔,而感到很抱歉。
中國式父母,小時候為養育孩子殫精竭慮,長大后害怕自己會成為子女的負擔。
生病不敢告訴孩子,怕他們擔心;打電話時也不再絮叨,生怕說多了耽誤孩子的工作、消息時間,在孩子面前越來越謹小慎微,生怕遭到嫌棄。
這些變化我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覺得時間還長,以后再做好就行了,直到意外來臨,父母不在了,我們才開始后悔,當初為什么不多顧及父母一點。
愛不等待,保險也要跟上
當然,平時除了噓寒問暖,我們也不要忘了給父母做好保障。
我們在外打拼,最希望聽到的還是父母的那句:我很好,你不用擔心。就如電影中李煥英笑著說的“我的女兒,我讓她健康快樂就行”,父母的健康同樣也是我們的定心丸。畢竟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難以預料的事情,比如意外事故導致傷殘,特別是父母老了,更容易遇到疾病等等。
所以條件允許的話,每年可以帶父母做個體檢,能買的保險也可以為他們配置上,有同事就趁著過年回家,趕緊給父母買了該有的保險,建議如下:
1
意外險
父母年紀大了,手腳不靈活,摔傷、骨折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買一份意外險很有必要。
2
百萬醫療險
老人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差,容易生病,醫療險每年有上百萬的報銷額度,可以有效應對大病風險;買不了百萬醫療險可以考慮防癌醫療險。
3
重疾險\防癌險
年紀越大,患大病風險越高,重疾險能很好地彌補大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買不了重疾險再考慮防癌險。
4
定期壽險
如果是家里的經濟支柱,萬一人沒了,買一份定壽能讓家人體面地生活下去。
5
年金險
可以用來儲蓄養老金,在做好基礎保障的情況上,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買。
總而言之,意外險一定要給父母買,百萬醫療險能買盡量買,買不了選防癌醫療,而中老年人買重疾險,大多有保額限制,所以保險還是越早買越好。
世上最遺憾的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趁著還有機會,請不要等待,多關心一下自己身邊的親人,不管工作多忙,也要時常打電話回去,問候一下父母。
與此同時,也不要忘了愛不宜遲,保險也不能等:2021年,給父母備置一份保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