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美推娃,選擇好學區公校還是直接上私立學校一直是很多家長的第一大難題。
私校,因為更為獨立的經費來源、豐富的課程設置和硬件條件以及更高的學生準入門坎,擁有了比普通公校更高的藤校及美國頂尖大學錄取率。
同時也培養出了包括歷屆美國總統、比爾·蓋茨、小扎等更多傳統意義上的美國精英人士。
但不同于公校一般具有相對完善的評價標準和體系,私校因為五花八門的課程設置、相對高昂的學費、以及各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很難擁有一個官方認可的對比標準。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嘮嘮,如果想在美國上私校,該從哪里下手進行比較。
美國私校都有哪幾種?
不同于公立學校按片區劃分上學的簡單直接,美國的私校有很多不同類型可供選擇。
01 傳統私立學校
這就是日常中大家最常提及的私校。它們具有獨立的資金來源、完善的硬件設施、靈活的課程設置、以及相對于公校更小規模的班級設置和相對復雜嚴格的申請門檻。
傳統私校一般不具有宗教背景,而且很多能提供從pre-k到12年級的全階段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在體育、音樂、美術等多面的能力發展。
02 寄宿學校
與傳統私校相比,寄宿類學校顧名思義,會為孩子提供全日制的教育,意在培養孩子更高的獨立性。
很多美國知名的男、女單一性別學校也都是寄宿制學校。比如被譽為“東岸世家千金的專屬教育”、培養過美國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波特女子高中等等 。
寄宿學校也分為5天寄宿和7天寄宿類。當然,也因為是全天浸入式培養,收費標準也會高于普通私校。
03 浸入式外語學校
如果希望孩子在起跑線階段就掌握第二或第三種語言,那語言浸入式私立學校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些學校通常都有全天第二語言課程的安排,而且部分學校還可以提供海外交流項目及海外學期安排,方便把娃打造成為更具國際視野的未來人才。
04 蒙特梭利學校
蒙特梭利教育這兩年在國內尤其火,它其實是以兒童為中心的一種教育方法。
傳統蒙校會打亂孩子的年齡進行班級的設置,而且不會有詳細的課表安排,完全以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完成進度為課程展開標準,老師只作為輔助。
雖然這種學習方法更多的是應用在學前教育,但現在許多蒙校也開始提供K到12歲的教育。
05 宗教學校
宗教類私校包括有天主教、猶太教、基督教等各種有宗教背景的學校。
因為背后有教會、基金會的扶持,所以相比與其他幾類私校,學費上會便宜許多,也有很多家長會心動這一類學校。
不過教會類私校的招收門檻也各有不同。有些教會學校會要求父母雙方至少有一方是具有相關宗教信仰的,有些則對無宗教信仰的學生也敞開大門。
而且即使是同種宗教,學校在課程設置和風格上也會非常不同。
有些會有比較嚴格的宗教類課程設置,有些則是通過音樂、話劇等形式進行潛在的宗教內容傳播。
拋開宗教因素不談,其實很多宗教類私校都因為其更高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質量成為了地區知名的優等私校。
如果家長真的對這類學校有興趣,不妨多去參加參加學校的open school和并去學校網站進行更多詳細了解。
06 新興的學術類STEM私校
最近幾年,因為stem教育的崛起,在全美各地也都涌現了很多學術類導向的私校。
比起傳統私校更多強調孩子的快樂成長以及在音樂、美術、體育類項目的全方位發展,這類私校把更多精力和時間放在了學生的數學、工程以及技術類課程的設置和成績提升上。
選擇這類學校的父母,也多為重視STEM教育的亞裔家長。
不過如果孩子真的在這些領域有興趣所長,那按這個方向進行專精培養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07 私立特殊教育學校
雖然公立學校也會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服務,但一些私立學校確實有比公立學校更好的資源來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如果家里的孩子患有閱讀障礙、重聽、失聰、言語障礙,或者有嚴重的精神或身體殘疾,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去這樣的專屬私立學校。
上私校到底要花多少錢?
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除去宗教類學校年平均學費約在8000元左右,普通非宗教私立學校年平均學費約為21510美元。
同時根據NAIS自2005年以來對私校學費的跟蹤,2018年,全美走讀類私校和7天寄宿制私下的學費中位數分別為2.6萬和5.8萬美金。
這個數字在州和全國維度比較差距不大。
當然,因為學校之間課程設置、學生是否參加課外課程、以及父母每年捐贈額的不同,數字也只是一個參考。
但是對于有心送孩子上私校的家長們來說,可以提前做好預算規劃。
美國私校信息哪里找
NAIS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美國獨立學校協會,是一個專門為美國K-12獨立學校服務的非營利組織。
這里的獨立學校指的就是指私立的、非盈利性的學校。目前全美共有約2000所獨立私校,而NAIS會員學校就有約1600所,基本覆蓋了美國主要私立學校。
(文章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赴美求學的留學生,除了在學校住宿、在學校外租房,還有第三個選擇: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現在不少家長選擇買套房子,讓孩子直接住進自己家里,幾年后賣出房產,實現“以房養學”的目標,將投資和子女教育無縫對接。但在一些方面值得注意,小編整理了一些注意點。
預算
華人跟全世界的投資者一樣,都懂得計算成本和選擇好的地段投資,加上很多投資者曾在國內房地產方面投資獲利,所以對海外買房投資置業持樂觀的態度。但務必要算好一筆賬,看看買房后是否會影響原本的生活質量。若是沒有充足的資金,不顧自身情況,硬是要買一個海外的房子,影響了自身的生活質量,風險過大,那就劃不來了。
需求
若是為子女教育而選擇在美國買房置業,最好按州、城市,甚至細致到學區教育資源、學校排名、治安等來考慮在哪買房;若是為投資,就得考慮周邊就業環境、交通狀況等重要因素;若是自住房,就得更謹慎,除了教育、社區環境、交通氣候等都要考慮,還要特別關注是否有華人社區,是否跟中國人來往方便以及自己的朋友圈。
資訊
明確自身需求后,接著要做的便是做好調研工作。在買房前,通過網上海量的信息資源,以及多聽身邊朋友的經驗等方式,增加對美國購房的了解。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聽單方意見,要多了解才能全面獲取有用信息。
代理
到海外買房,一定要找有信譽的代理公司,這樣才能買得放心,未來的回報才能有所保障。
產權
美國買房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關注產權安全性。若購買了產權不明的房子,就會嚴重影響日后出售或房產未來的價值。
成本
在美國置業投資的人越來越多,購房者對投資回報率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很多人只看回報率,忽略其他成本。置業時,首先要關注的是在持有房產階段,除去像房產稅、物業費等一系列支出后,是否有所收益。所以若買房是出于一定的投資目的,一定要算好自己持有的成本如出租價格、空置時間等,綜合計算出租回報率,不要盲目相信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