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許多納稅人不僅在美國國內有收入,還會在國外獲得收入。由于美國實行全球征稅制度,作為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稅務居民本人等的海外收入也需要在美國納稅。
當你從外國獲得收入時,該收入通常需在所得國納稅。為了避免對同一筆收入在美國和外國雙重征稅,IRS(美國國稅局)提供了一些重要的避免雙重征稅的方法,比如:
1. 外國外稅收抵免(Foreign Tax Credit)
允許納稅人申報實際產生的外國稅額,僅抵免或減輕美國向外國收入征稅的部分。
2. 外國勞動收入抵免(Foreign Earned Income Exclusion)
納稅人可能有資格將一定金額的外國收入排除在美國應稅收入之外,特別適用于居住在國外且獲得勞動收入的個人。
3. 逐項抵扣(Itemized deduction)
納稅人的外國收入僅用于當年,在所有應稅收入里減少總額。
具體是選擇什么方式,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外國收入性質、納稅人居住身份、已支付外國稅額等。
大部分要申請外國稅收抵免,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測試:
納稅義務:須有外國納稅義務;
實際稅負:已支付或應支付給外國政府稅款;
合法合規:合法且真實的外國稅務(可退稅、抵扣等都不能納入抵扣范圍);
所得稅類:是外國已產生的所得稅(或代替所得稅的稅收)。
針對同一筆海外收入及其繳納的外國稅金而言,如果選擇使用了前面提到的外國外稅收抵免(Foreign Tax Credit)則很難再應用海外勞動收入抵免項(2024年每個人的收入上限是$126,500)。
計算外國稅收抵免可能很復雜,特別是當有多收入類型、多稅負種類、多賦稅國別的情況。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外國稅收抵免是不可退還的(Non-refundable),也就是說外國抵免額,不能超過實際交的外國稅負,即便交多了,也不能把多出的部分讓美國稅局退回來,但是,剩余未抵扣的可以往前一年,或者在未來的10年中用掉,抵免以后的稅。
一般來說,需要提交Form 1116來申報外國稅收抵免(Foreign Tax Credit)。但是,如果滿足以下所有條件,可免報1116:
納稅年度內的FTC不超過$300/人,合報$600;
外國收入都是被動收入;
國外的收入和所得稅文件都是發給納稅人的正式的稅務收入文件;
無計劃將未使用完的credits轉入其它年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海外市場的一次“黑色星期一”。日經225指數在短短一天內暴跌了12.4%,這是自1987年股災以來的最大跌幅,直接抹去了他們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次暴跌不僅影響了日本市場,連美國的標普500指數也在當日出現了大幅下跌,場面真的是讓人心驚膽戰!
關于這次下跌的原因,網上已經有很多分析了,我就不再贅述。不過,有幾點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尤其是對那些投資海外市場的朋友們。
首先,海外投資的影響因素非常復雜,包括地緣政治、其他國家的央行貨幣政策、匯率波動等等。有些信息我們可能很難及時獲得,甚至會出現后知后覺的情況。相比于A股,投資海外市場獲取信息的難度顯然更大,這就可能降低我們判斷的準確性。
其次,大家要記住,股票本身就具有高波動的特性。這種特性并不會因為你選擇了海外市場就消失。某些市場看似長期上漲,跌幅較小,但一旦出現下跌,幅度可能會非常大。這種急劇暴跌會更考驗我們的承受能力。
最后,很多投資者可能是看到美國和日本股市漲得不錯,才決定入場,甚至是在市場創新高的時候才下手。這其實是一種跟風追高的錯誤做法。目前來看,這兩個市場都處于歷史高點,風險依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買入,相當于在高波動風險的基礎上,又疊加了高位接盤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但如果這個籃子本身就很危險,放進去就失去了分散風險的意義。因此,在決定是否投資海外市場之前,先評估一下這個“籃子”的結實程度,再決定要不要放雞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