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美國看病詳情攻略!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看病貴,也不是那么隨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肆虐的情況下,每個人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同時,一定要了解如何在美國看病。生病了,到底是去專家診所、家庭醫生還是急診中心呢?需要買什么樣的保險去看病呢?我們一定要購買醫療保險嗎?今天我們為大家一一解答。
美國醫療保險計劃的種類
指定家庭醫生的HMO
無須指定家庭醫生的PPO
指定醫療網的EPO
了解了你的計劃之后, 我們來看看這幾種計劃要如何預約看診。 這幾個計劃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保費,醫生網絡的規模,看專家門診的能力以及網絡外服務的覆蓋范圍。
當您選擇一個計劃時,您應該考慮您的總醫療保健費用,而不僅僅是您每月要支付給保險公司的月度保費。保費很重要,但其他一些金額有時會合計為“自付費用”(out of pocket cost),會影響您在醫療保健上的總支出,有時甚至會超過每月的保費。 要考慮的“自付費用” 成本包括自付額 (deductable),共付額 (copayment) 和共同保險 (coinsurance),以及計劃中是否有“自付費用”最大(out of pocket maxium)。
美國看病流程HMO保險 - 保費較便宜
HMO (Health MaintenanceOrganization)健康維護組織:這是最常見的計劃之一。必須指定一位家庭醫生,即PCP,每次看診要先去看你的指定醫生, 如果要看專科的話,必須先由家庭醫生允許,開具轉診單Referral(急診與婦科可以直接就診,不需要referral),才可以去掛號專科醫生, 而這些專科醫生都必須是網內的(In-Network)。 挑選家庭醫生,有時候其醫術本身并不是選擇的第一要素,美國的醫生都受過醫學院訓練,擁有博士學位,通過嚴格的職業資格考試,經過多年的實習,方能獨立執業看診,醫術都是極好的。挑選醫生的時候,往往是通過一家診所和醫生的“軟實力”來決定。對于人生地不熟的新移民,診所或者醫生的一些細節更加重要。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簡稱NIH),面向年長人士發布了一份《與醫生交流指南》(https://www.nia.nih.gov/health/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talking-with-your-doctor) ,列舉了在選擇醫生和面談醫生時候的一些注意事項。對于初來乍到的新移民,這份指南巨細靡遺的態度,也十分適用。
美國看病流程PPO保險 - 保費比HMO計劃貴
PPO (Preferred ProviderOrganization) 優惠醫療機構:這種計劃靈活性較高。不用指定單一家庭醫生即PCP,可以直接預約任何家醫科或是專科。雖然自由性高, 但是要記得最好選擇醫療網內的醫生及醫療機構( in-network)才可以得到你保險公司給你的最好的保障, 如果選擇網外醫生(out-of-network)醫療費用會比網內(in-network)醫生來的高。
EPO (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指定醫療服務機構: 這種類型的計劃只能去指定的醫療網路內(in network)的醫生醫院, 除了急救( Emergency room)之外, 保險公司只理賠網路內的醫生醫療機構。用法跟PPO很類似, 可以直接預約你想要的家庭科或是專科看診, 但前提是要在指定的醫療網內的醫生醫療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臨時預約不到家庭醫生,但想盡快得到醫療服務,可以直接去緊急護理中心(Urgent Care), 此醫療機構有醫生可以做診斷治療, 費用也比去急診室便宜,但是如果是有生命危急, 千萬不能等就要直接去急診室
(Emergency Room)
緊急護理(UrgentCare)即普通的加班診所,能應付一般突發不涉及生命危險的身體狀況。比如感冒發燒,偏偏家庭醫生約滿,或者超過了家庭診所的營業時間,那么可以尋求緊急護理中心的醫生。通常排隊病人較多, 等待就診時間較長。但是費用方面比起去急診室(Emergency Room)費用較低,但是比一般家醫科貴一些。
急診室(Emergency Room)是24/7開放,位于醫院內,并排有專業救護車。通常都是有生命危急的病人,如車禍、意外、呼吸困難、大量失血等等。進ER之后你會收到很多醫療費用的帳單, 包括急診室,當天看診的醫生, 如需住院, 住醫院每天的費用, 化驗檢查, 救護車, 等等。沒什么緊急的大病,盡量不要去急診室,不然賬單來了,肯定被它嚇一跳。
另外,在決定選擇醫療保險計劃之前,請確保您首先查看您居住的網絡內提供醫生的列表。您還應該切實地衡量自己的收入,檢查居住地的HMO可用性,并考慮在來年是否需要找專家。談到醫療保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我可以不買保險嗎?”說實話,健康保險并不便宜,尤其是對于身體健康,經濟狀況又不是特別好的年輕人,每個月高昂的費用,會讓很多人都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醫療保險。如果只是小病小鬧,你可以不用太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然而如果不幸患有嚴重疾病,意外事故或持續的健康問題,那醫療賬單可能會讓你破產。截至2019年,如果您沒有投保,將不再需要繳納申報表支付罰款,因為特朗普上臺后,聯邦政府取消了強制購買醫療保險的規定。(但是在今年2020年, 有個別州還是會罰款, 例如California, Massachusetts, New Jersey, Vermont)不過宏盛小編認為,其實罰款不是最重要的,而看病時的花費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生,老,病,死是必經階段,每個人一定要有防患意識,不要為了省小錢,而耽誤更重要的事情。根據《平價醫療法案》(ObamaCare),2021年,奧巴馬醫改健康計劃的公開招募期限( open enrollment date )開始于2020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 計劃最早于2021年1月1日開始。